張旭:“我會成立一個私募基金,你來和這些有錢的富二代打交道,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到時候你可以拿到5的分紅。而且你的那筆錢我會單獨成立一個賬戶,不和他們的在一起,免得他們看到了眼紅,你平時也要注意!”
張雲飛:“嘿嘿嘿~這樣好嗎?會不會讓你太吃虧!”
張雲飛舔著臉在那傻笑,而他收到的卻是張旭的一個白眼。
“嘿嘿嘿~我這就去聯絡人去吧!”
張旭為什麼要帶這群富二代一起玩呢?
還不是因為缺錢,他每天看著原油價格按照歷史規律上下波動就肝疼,這些都是他的賺錢的機會啊,就這樣白白溜走了。
………
張旭的投資公司有招募資金的能力,他給這個基金起了一個很普通的名字就叫“豐收”。
之所以取這個名字,就是想表達他對投資原油期貨的觀點,跟他投入的資金,一定會有好的回報。
他的這個私募基金只針對原油期貨交易,要是那些富二代想投其他專案,他可不會接收這些人都錢。
不賭博是張旭的底線,他管投資股市叫賭博。
等張雲飛去找人的時候,張旭讓人把投資協議等買賣契約檔案給拿了過來,這些都是需要拿給投資人簽署的,認購基金份額。
這些相關協議又經過了公司法務部的稽核,修修改改,確認沒有問題以後,開啟了正式的募資。
在國內,國家對私募基金出售的規定非常嚴格,不允許私募基金進行任何公開的廣告宣傳。
只有四種銷售途徑:上流社會口碑營銷;基金管理人身邊熟人;其他基金轉入過來;投行、證券、投資諮詢公司的特別介紹。
四種途徑,每一條途徑都需要人脈資源。
張旭認識的上流社會的人不多。
但是張雲飛就不一樣了,他的家族在商都經營了三代人了,妥妥的就是上流社會的代表,可以說張雲飛就是一個頂級的富二代,張旭認識的人還是張雲飛給他介紹的。
所以張旭和張雲飛合作是有好處的,給他5的利潤分紅一點都不多。
當天下午張雲飛就組織了一場活動,準備給張旭介紹一些有閒錢的二代們。
……………
第一批到的人都是和張旭相熟的,他們相信張旭的為人,就看了一下他那個期貨賬戶的交易記錄,然後就掏錢走了。
有錢的買了20股每股10萬),錢少的就買了5股意思一下。而李強買的最多,他一下子就買了50股,也就是500萬。
張旭也向他們保證,盈利可以隨時取,本金等半年以後也能能拿回去。
他們這是一年期的合同,張旭這麼做也是第一次做私募,給這些人一個好印象。
但是之後的人就沒有那麼痛快了。
商都的一傢俬人會所裡,張旭正在講解他對原油期貨的理解。
“張先生,我不關心你具體使用什麼策略,我只關心,我認購你的基金,是不是真的有25的收益?”張雲飛給這人說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