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給“星雲”投資公司留了500萬作為初始資金。
他向陳學忠和吳遠朋保證,投到“星雲”公司裡面的錢,到一個月後就會變成5000萬。
要是發現有什麼值得投資的物件的話,資金隨時可以增加,前期給的資金就是讓他們練手的。
吳遠朋和陳學忠很滿意張旭的安排。
5000萬的初始資金,對一家草創的投資公司來說,完全已經足夠。
這筆資金,足以讓“星雲”投資成為小型風險投資公司的佼佼者。
投資那些初期潛力還沒展現的創業者,可以投資好幾百個了。
畢竟就連偉大的谷歌公司,兩個創始人收到的第一筆風險投資,也才幾十萬美金而已。
這幾十萬美金在多年以後,雖然經過了許多次的稀釋,可是如果堅持到現在的話,賣出去,最少也可以獲得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利潤。
這就是風險投資的魅力。
只要投資對了,投資到會下金雞蛋的獨角獸公司,幾年時間幾十倍,幾百倍的賺。
當然了,大部分的投資都會打水漂,有時候可能投資十幾家公司,只有那麼一兩家獲利。
幾乎所有的風投公司,追求的就是這些獲利的公司。只要有一兩家成功上市,獲得的利潤就足以頂的上那些投資失敗的公司身上的損失。
所有的風險投資公司走的都是這個模式。
不過張旭還給他們上了一個保險,1000萬以上的投資需要經過他簽字批覆之後才行進行投資。
不是他不相信陳學忠和吳遠朋的能力,而是他有更加便捷的驗證方法。
只要讓他看到被投的目標公司的創始人和創始團隊,這次的投資是賺是賠那就大體上可以看出來了。
要是創始人的能力值在80點以上,這次投資就有80的可能性會成功,張旭會批准這次投資。
要是創始人和創始團隊能力值有高有低,所以人都能力值在65以上75以下。
張旭就會給這個專案打一個問號,說明他不看好這次投資計劃。
但是如果投資公司的人堅持,他也不會拒絕,只是掙多掙少的問題。
但是要是創始團隊的能力低於60,張旭就會動用大老闆的權利,直接否決掉這次投資計劃。能力只小於60成功率連30都沒有,他不會去賭那30的可能性。
這樣可以讓“星雲”投資少走很多彎路,又會節省很多時間和金錢。
何樂而不為呢!
張旭還沒忙完投資公司的事情,“小飛俠”那邊就出了問題。
“怎麼回事?”
張旭回到“小飛俠”這邊就問楊建洲。
楊建洲:“我們的一個“俠客”在送餐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老人躺在地上,周圍一個人都沒有,他好心的把老人扶到路邊,但是……”
“但是好心辦了壞事,那個老頭住院了,他的家人訛上他了,沒有50萬,100萬別想走!”
張旭自動給補上了楊建洲還有說完的話。
“嗯嗯嗯,事情大體就是這樣,不過這是老太太不是老頭!”
張旭看著認真解釋的楊建忠有些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