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若銀永遠都記得家中那些親戚是怎麼對待她們母女二人的,只因為她母親嫁給她父親之前被人強暴,便在夫家抬不起頭。
趙家窮困,兒子娶不上妻,為了延續香火,才娶了她母親,結果過後抱孫子的願望落空,爺爺奶奶便變了臉色,這些年來非打即罵,將她們母女二人的尊嚴扔在地上踐踏。
沒有人知道她從小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十歲那年,奶奶把她們母女兩個趕到豬圈中住,而她爹一句話說不出來。
叔叔嬸嬸們什麼難聽的話都說過,彷彿她們母女兩個是趙家的恥辱,趙家窮困潦倒,這都是她們母女倆的錯。
她的醫術是自己學的,其實說起來都沒人信,她孃的嫁妝裡有幾本醫書,也不知道是外公哪裡撿來的,反正無用的東西都充作嫁妝,看起來要體面一些。
從小她受盡苦楚,捱了打只能自己受著,後來大了一些,娘身子又不好了,她沒有錢請大夫看病,爺爺奶奶更是不可能搭理她們。
她不能眼睜睜看著她娘不治身亡,只好自己學著看醫書,字都認不全,她就去請教村裡的讀書人,給人洗衣做飯,請人家教自己識字。
好在她學得快,在醫術一門上又有些天賦,慢慢摸索,倒是也讓她娘活得好好的。
這一次聽說朝廷要用女醫官,她雖然很沒信心,但是這是她難得的機會,便想著來試一試。
她也不知道錢是怎麼湊齊的,交了考試費用,一步步考到了京城來,總算是不負所望,真的就考中了。
如今的她已經不一樣了,等她從京城回去,家中人再不敢看不起她,定要好好跟她賠罪,就算是賠罪,她也絕不會原諒那些人。
站在街頭,周圍的人都在說剛剛結束的醫考,趙若銀聽到別人說自己,倒是很有興致,站在邊上認真聽著。
“聽說這一次考中的人當中,還有一名女子,到底是不是真的?”
說話的是一位嬸子,很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女子竟然有這樣的能力。
另一人說道,“當然是真的,考試那一日我就在外面看,就是有一名女子進去,我看得真真的,絕對是女的。”
其他人都笑了,主要是她說得很有意思,大有一種人家不信她就不活了的架勢。
“你們說,現在這世道真是不一樣了啊,女人竟然還能考科舉做官呢,這可真是奇了怪了,太陽也沒打西邊兒出來啊。”
“咋就不能了?宮裡設立了藥膳坊,這主事就是女子,那可是皇后娘娘的母親,皇親國戚,聽說就是為了讓陳夫人做官才設立的藥膳坊,而陳夫人一心想要培養有本事的女子,自然是要讓女子出頭,不過這跟科舉又不太一樣,其實說起來也不算做官,但要是考上,那也是光宗耀祖了。”
“而且這是女子的機會,只有這個考試女子能參加,也是我家兩個閨女都沒這本事,要不然怎麼都要去搏一搏的。”
“哎呦,你就別說了,你閨女嫁得多好,這醫考看似是給女子一個機會,但是天底下又有幾名女子能抓住這個機會呢?要我說,還是不如嫁個好人家,以後無憂無慮,那就是享福的命啊。”
那人笑了笑,顯然對自己女兒的婚事十分滿意,“可也是,說到底,這女人的後半輩子還是系在男人身上的,幹什麼也比不上找個好男人嫁了呀。”
“可不咋的,我就說你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有那麼兩個能耐的女婿,你還在這裡唸叨,我要有你那命啊,睡著了都得笑醒,還在這裡說別人的閒話做什麼?這事兒看看也就得了,現在看著是讓女子做醫官了,以後還不一定怎麼樣呢,別到頭來什麼也沒得到,還錯失了嫁個好男人的機會,那就說不清到底是福是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