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宮那日,府中眾人起了個大早,各處都忙得不可開交,待林喜悅等人離家,才算是鬆了口氣。
前院灑掃的小丫鬟春玲說道,“少奶奶真是好福氣,回府夫人便放權,讓少奶奶管家,如今皇后娘娘又召見,真好。”
另一名丫鬟小金說道,“是啊,要說少奶奶是出身商戶,雖是從小衣食不缺,但能走到這一步,那也是自己的運數,當真是有福之人。”
丫鬟們雖在背後說嘴,但是說的都是好話,就當八卦一下了。
一旁的杏兒聽到了卻是很不爽,“如今少奶奶進宮見了娘娘,她身邊的幾個丫鬟怕是要鼻孔朝天了,她們的主子這般能耐,誰敢惹她們?”
這杏兒便是李婆子的女兒,當初李婆子入府的時候就是帶著她的,那時候她才五歲,母女兩個被家裡那個酒鬼打得不成樣子,又給賣了出來,林喜悅看她們可憐,便一起留在了府中。
杏兒十歲了才開始幹活兒,前幾年只是跟著李婆子做些小事,不缺吃喝,也算是享福了。
大約是小時候過得太好,這丫頭就總有些傲氣,平時總是看不慣別人。
林喜悅不喜歡她,李婆子想讓她去內宅伺候,林喜悅拒絕了,把她留在前院。
若是別家,前院就是個好地方,那是主君的住處,機會自然也更多。
就算不為著讓主子看上,做男主人身邊的人,肯定也比做女主人身邊的好。
但是陳府不同啊,家主又沒納妾,一直都是歇在正院的,連書房都在正院,前院也就是平日裡待客的地方。
在這裡幹活兒,要求更多,還不容易見到主子,不是個好去處。
李婆子求了幾次,林喜悅都以她在內宅管事,為了避嫌,不能讓她女兒進內宅的說辭拒絕了,若是非要如此,她就得放棄內宅的管事權。
李婆子自然是不肯,所以也就只能這樣了,平時多看顧幾分就行了。
杏兒有個做管事的母親,平時身邊的人也都讓著她,這一次李婆子踢到鐵板,失了管事權,其實前院兒其他人也沒因此就對杏兒冷嘲熱諷。
但是她心高氣傲的,人家關心一句,她反倒是覺得人家在笑話自己,這些日子下來,已經和好幾個人吵了嘴。
這會兒她說話,其他人不敢接話,她又生氣了,“你們便是看到她們好,就想貼過去了,人家可是少奶奶的心腹,連我老子娘都敢惹,哪裡會理會你們啊?趁早歇了心思。”
人家只是八卦兩句,自然也羨慕少奶奶身邊的丫鬟,但是也沒想過要去巴結啊,就是在這裡唸叨幾句,也不知道杏兒是怎麼想到那上頭去的。
春玲說道,“我們也沒想巴結啊,你別胡說了。”
杏兒冷哼了聲,“我還不知道你?你最是喜歡巴結的,那大少奶奶還沒回來的時候你就盼著,現在人已經到京城了,又得夫人重用,你的心只怕是早就飛到梧桐苑去了,但是人家身邊的人夠用,才不會想到你呢。”
春玲著急,想要跟她爭辯,被其他兩個人給拉住了,去別處幹活兒。
“你跟她說那麼多做什麼啊?她一向是這個性子,夫人都不喜歡她,咱們何必跟她費神,反正說了也是白說,她心裡認定了,怎麼解釋都沒用。”
春玲道,“我就是氣不過,她哪裡來的證據啊?憑什麼那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