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晉深思熟慮,採納了兩位長輩的建議,倒是把事情做下去了。
只是改變了之前的決定,增切了一個藥膳局,主要做藥膳,林喜悅自然當之無愧成為了藥膳局主事,位同太醫院院判。
四品及以上官員親眷皆可從藥膳局請醫官,程式和從太醫院請太醫一樣。仟千仦哾
藥膳局男女醫官皆有,為此,還要設立醫考,之後會從民間任用醫官,只要家世清白便可參考。
具體考試流程和科目還要繼續琢磨,明年進行第一次醫考,即日起遍發告示,讓天下人皆知。
這比之前單單任用一名女官可厲害多了,直接就改了祖宗規矩。
醫考,從來沒有過的制度,太醫院的太醫們自然也有想反對的。
如今可是承襲制度,他們的子孫後代都有機會進入太醫院,若是多了個醫考,那就不好說了。
雖然現在還沒說太醫院的太醫也要透過醫考任用,但是藥膳局什麼都和太醫院一致,難保之後不會變動。
皇上知道一次性做太多事情會遭到反對,便這樣一步一步的來,等藥膳局成了規模,醫考也成為正式考試,那時候太醫院如何任用新太醫就不是他們說了算的了。
這一點很容易想到,所以這些人很慌。
杜太醫卻不覺得有什麼,其實他也覺得現如今的規矩是不合適的,只是這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自然是沒人敢說什麼。
他的兒子醫術不差,就算是有醫考,相信他也有本事進入太醫院。
如果實在沒有機會,那就說明他不該來這裡,的確是自己不如人。
太醫院幾位太醫心裡打鼓,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想讓杜太醫前去向聖上說明。
“這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規矩,皇上如何能更改啊?”
杜太醫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太醫也是兩朝老人了,不應該說出這種話來啊。”
李太醫左右看了看,“院判大人不要打趣我,只說這事情該怎麼辦才好。”
杜太醫道,“你家公子三歲便跟在身邊學,如今也是醫術了得,你可是覺得他進不了太醫院?”
李太醫立馬驕傲起來,“不可能,我兒子那是天才,絕不會被誰比下去。”
杜太醫笑著說道,“既然如此,又怕什麼?天下人都來參加醫考,選出最厲害的大夫,為皇上效力,這才是大家應該做的,若是自家子孫醫術了得,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成為醫官,那不是更讓人信服嗎?”
“若是自家子孫被別人給比下去了,也要學會承認自家子孫不足,這宮裡的太醫院也好,藥膳局也好,那都是為皇上做事的,自然應當選出天下佼佼者,所以這醫考制度勢在必行。”
杜太醫說的話有道理,李太醫等人也聽得進去,可是誰不知道這個道理呀?但他們就是沒辦法接受這麼大的改變。
子孫優秀倒還好,要是沒有那麼優秀,本來可以靠著承襲制度進入太醫院的,現在多了個醫考,就沒有那個機會了。
往長遠來想,對他們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杜太醫卻道,“人只活一世,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就好,子孫自有子孫福,幾代人之後的事兒,你們管得了那麼多嗎?”
皇上有理有據,所以醫考制度勢在必行,這些太醫也只能自己私下說說,在皇上面前是一句也不敢提的。
皇上這是想選出真正有本事的太醫來,你總不能說我為了我的子孫後代,所以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