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皇帝已經很生氣了,只是他依舊在控制,所以還沒有發火。
陳仲謙說話從來就是這麼直接,有什麼說什麼,皇帝聽了這些會生氣也正常。
今日他們心裡都清楚,小柔的事已經要定下了,不管今日的談話情況如何,結局都一樣。
皇帝不想鬧得太僵了,所以才想找陳仲謙來,讓他自己點頭同意。
誰知道陳仲謙說話帶刺,倒讓皇帝不好說了。
皇帝只想緩和一下關係,但是陳仲謙不接受,他便直接說正事了。
“眼下和親是必須的,公主年幼,自然是不合適,而朝中大臣家中雖有適齡女子,但身份不夠,仲謙,你的小女兒目前是最合適的。”
陳仲謙許久沒說話,皇帝又說道,“仲謙,你向來為國家的以後考慮,這幾年你在京中也為陳國做了許多實事,這些朕全都看在眼裡,知道你的功勞。”
“朕知道你捨不得女兒,要是朕有那麼可愛的女兒,自然也捨不得她遠嫁,但是往遠了想,小柔這是立功,她這是為了兩國和平,朕想著,她那麼懂事,應該會願意的。”
陳仲謙說道,“就因為小柔可能會願意,她便應該去?陛下,小柔雖然是臣的女兒,可她也是她自己,她不應當被臣操控,是否願意是她自己的事,臣無法做主。”
對於皇帝來說,這樣的言論實在是可笑至極。
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是亙古不變的規矩,什麼時候女子可以為自己做主了?
在他看來,今日這麼好言好語跟陳仲謙商量,那都是給他們一家面子,想要把這件事辦得風光一些。
若是陳仲謙如此不識好歹,他自然不會客氣了,和親是一定要的。
皇帝冷冷一笑,“仲謙,你現在是跟朕生分了啊,從前也不會這般跟朕說話。”
陳仲謙說道,“臣不敢,皇上為陳國的以後考慮,臣身為陳國的朝廷命官,拿著朝廷俸祿,自然也應當為陳國考慮,只是臣同時還是小柔的父親,也應當為女兒的以後考慮,陛下也是父親,應當能明白臣的為難之處。”
皇帝又緩和了語氣,“你說的朕自然知道,朕又何嘗捨得呢?小柔那孩子深得太后喜歡,太后時常召見的,得知朕有意讓她和親,太后也跟朕生氣,朕夾在中間也為難啊。”
他嘆了口氣,“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連年征戰,百姓苦不堪言,仲謙啊,你是在雲安縣做過父母官的,自然知道戰爭會給百姓帶來什麼,朕曾經發過誓,若是能入主中原,一定要竭盡全力為百姓做事,讓天下蒼生過得好,朕一直牢牢記在心裡啊。”
“如今雖不必將魏國放在心上,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打一場是一場啊。”
皇帝一定會讓陳仲謙同意,軟的不行就來硬的,要是他真的不點頭,聖旨下了,就不信陳家能做什麼。
如果陳仲謙聰明,這時候就應該聽他的,反正結果也不會有所改變,主動接受,還能在他這裡立功,何樂而不為?
“朕知道你為陳國做了許多事,如今也是一心一意為了陳國,這一次讓小柔和親,朕會將你陳家的功勞記著,你的兩個兒子以後會順順利利的,絕不會辜負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