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和小公主離開的時候是六月裡,天氣已經開始熱了,但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
等他們進入雲安縣就又會涼爽下來,那裡常年比較寒冷,夏天也很短暫,也是有好處的,夏天比較涼爽嘛。
林喜悅知道皇后要帶著小公主回去,就開始替她想辦法了,小公主身子那麼弱,皇后也強不到哪兒去,她們身邊肯定是要有人照顧的。
帶去的兩名太醫林喜悅倒也信得過,是杜太醫安排的,林喜悅又從善和堂選了兩位信得過的大夫,給了他們很高的工錢,問他們願不願意跟著去照顧皇后。
那兩名大夫自然是願意,照顧皇后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而且還有這麼高的工錢可以拿,有什麼不願意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要離開家鄉十年,不過這也沒什麼,中途還是可以回來探親的,十年之後家裡可就要變個樣了,所以這十年是完全值得的。
另外林喜悅又往雲安縣去了信,那裡有一家仁濟堂,那裡的大夫她也都信得過,給他們交代了這件事情。
再來就是聯絡楊林,楊林這些年生意做的越來越大,他手上的好藥材很多,說句狂妄的話,只怕宮裡的藥材都沒有他手上的好。
林喜悅就交代他準備一些皇后和小公主能用得上的好藥材,直接送到雲安縣去,到時候送到行宮也方便。
皇后和小公主過去無非就是衣食住行這幾件事,皇帝不至於委屈她們,所以這些都會安排好的。
另外就是看病的問題,林喜悅也做了安排,想來只要好好保養著,在那裡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皇后畢竟是皇后,離宮的時候陣仗還是很大的。
皇帝自然不會對外宣稱皇后是帶小公主回行宮去養病,只會說她是為陳國祈福,回到陳國故址,感念先輩們為如今的一切所做的努力。
皇帝大為讚賞,又是給小公主封號,又是給她們賞賜,足足拉了十輛車,這功夫是做足了的。
可到底是怎麼回事,身邊的人才清楚。
林喜悅和陳仲謙當日去送了皇后,看著這長長的車隊只覺得諷刺,百姓都當皇后是去祈福的,不知皇后是為了自己的女兒,她們在宮裡待不下去了,這才自請離宮,皇上啊,當真是無情無義。
經此一事,陳仲謙也和皇帝離了心,他以前就不習慣皇帝對他好,如今看透了皇帝的脾性,更是覺得渾身不舒服。
皇帝還是跟以前一樣十分器重他,動不動就叫他進宮,陳仲謙要不是想到自己還有一家人要保護,真是恨不得把心裡的那些不滿全都發洩出來。
有皇后在前面比著,陳仲謙更不會把皇帝對他的好當真了,這都是逢場作戲罷了,誰當真誰就是傻子。
若他不是顧平之的兒子,皇上是絕對不會對他如此的,顧平之的影響力又還能持續多久呢?
總有一日皇上會覺得他不必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他感念顧將軍為陳國所做的一切,到那時候他也就不再重要了,下場會比皇后還要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