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兩個人不成了,她也得先把王東來的名聲搞臭,要不然不是白吃虧了嗎?
楊氏在王東來的村裡哭了一下午,村裡人該知道的都知道了,這事兒藏也藏不住。
王東來恨她恨得要死,卻也沒有勇氣衝過去把人趕走,只能是任由人家議論,想著過些日子應該就沒有人再說什麼了。
楊氏是哭著迴響水村的,大家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反正陳家鬧得雞飛狗跳的,第二天楊氏紅著眼眶,扛著鋤頭跟陳宏昌下地幹活兒去了。
村裡人有好奇的,一直在打聽,但是也沒打聽出來個結果。
不過這事兒也好猜,估摸著是楊氏後悔了,不想和離了,哭著喊著求陳宏昌原諒。
而陳宏昌想著多年的夫妻情分,又想著陳仲達處在中間不好辦,就把這事兒認下了,讓楊氏以後好好過日子。
現在看來還是挺好的,自從陳家有了鋪子,楊氏啥時候下過地啊?現在竟然都願意扛著鋤頭下地幹活兒了。
看樣子真是有所改變,就是不知道這種轉變能持續多久。
大家猜得八九不離十,那一日楊氏回來之後就求著陳宏昌留下她,不想和離了,以後要好好過日子。
吳氏當然不願意,但是陳宏昌覺得無所謂了,這個年紀,不就是搭夥過日子嗎?家裡多個人幹活兒也沒什麼。
正好他想著把陳家荒廢的地給收拾出來,就讓楊氏答應他一起下地幹活兒。
楊氏雖然不想那麼辛苦,但是為了留下來,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
如果離開了陳家,王東來那邊又不成了,她如何過日子。
孃家人肯定是指望不上的,有好處的時候他們跑得比誰都快,知道出事了,肯定全部都躲著她。
所以她只有留在陳家一條路,只有求陳宏昌原諒她,跟無家可歸比起來,種地又算得了什麼?種就種唄。
陳宏昌就是聽陳仲謙說接下來朝廷要鼓勵耕種,一直把這話記在心裡呢。
陳仲謙要出發去府城考試了,他又特意去問了一遍,看看是不是這樣的。
陳仲謙給了他肯定的答案,“大伯,到底如何獎勵我不知道,但是朝廷肯定會有所行動的,種地是好事。”
陳宏昌說道,“那就成,我信你的話,種地肯定出不了岔子,只要不想先前一樣亂收稅就行了。”
陳仲謙心想,這絕對不可能,如今江山還沒穩固,就是要百姓一條心,無論如何也不會這時候讓百姓記恨。
再說了,國家想要發展,人口十分重要,而要養活那麼多的人口,農耕可是相當重要的,要不然怎麼把那麼多人養活呢?
接下來的十年,農耕都會是重點,要想讓老百姓重獲信心,獎勵是必須要有的,這樣才能長久發展。
喜歡首輔醫娘請大家收藏:()首輔醫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