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激動,但是仔細想想,對自己的生活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地裡該乾的活兒還是得幹。
就算律法要變,那也是之後的事了,現在肯定是變不了的,沒那麼快呢。
陳國的勢頭很盛,打敗元國雖然離不開周邊小國的幫忙,但是現在周邊小國也不敢起事。
不如在陳國國君這裡賣個好,圖個兩相安穩,以後的事就以後再說。
事事都辦得順利,陳國國君很快就登基稱帝,國號改為陳。
不過稱帝只是第一步,江山看似拿到手裡了,但是如何坐穩才是難事。
各地還有人在起義造反,這部分人肯定是要鎮壓,但是不能純靠武力鎮壓。
他們就是受不了元國的苛政才反的,現在換了新國君,老百姓也在等著改變,如果還是武力鎮壓,那這些人不可能真心擁躉。
一旦有人不服,這個起義就永遠不會結束,天底下人可多了去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老百姓一定要安撫好。
皇帝恩威並施,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慢慢地平息了不少風波。
這事兒不是一下子就能辦成的,只要開了個好頭,接下來認真辦就能辦成。
元國的臣子有些膽小的已經自盡了,剩下的一些是等在自己任上,看看新皇帝是什麼安排,另一些就是跟元帝一樣,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
已經是次年四月,陳仲謙這一年來費盡心思,雲安縣又更上了一層樓。
街上再也不是他們剛剛去的時候那個樣子,商鋪幾乎都開了,做什麼生意的都有,想買東西不難,只要兜裡有銀子。
挖藥材也形成了規矩,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需要養幾年,這些都是有人安排的。
打獵也是一樣,不能盯著一個地方打,也不能打太小的。
按照林喜悅的話說,那是要可持續發展,這樣子才能一直靠著這個掙錢。
之前雲安縣歸了陳國,周家兄弟就不方便來了,不過陳仲謙和林喜悅仔細經營著麵條工坊,並沒有讓生意砸了。
至於客戶,陳國更多,這個不用愁的。
現在天下改了姓,周家兄弟又能來雲安縣了,他們知道生意經營得很好,但是來了之後還是挺驚訝的。
知縣大人應該很忙啊,知縣夫人也是位大夫,很多事要做的,他們到底哪裡來的精力把這些事都做好啊?
新帝登基之後,雲安縣百姓又開始擔心了,陳大人只怕要離開雲安縣。
但是這一次大家更多的是覺得可惜,而不是擔心。
因為在他們看來,陳仲謙的本事大,在雲安縣這個小地方還是委屈了,陳大人值得去更好的地方任職。
而現在是陳國朝廷了,不是之前那個貪腐成風的朝廷,陳大人離開之後會得到重用的。
走了是很可惜,也不知道雲安縣還會不會有這麼一位真的為百姓著想的好官。
但是人不能那麼自私,人家陳大人一家已經在這裡待了那麼多年了,也做了足夠多的事,哪能一直將人家留在這裡呢?
走是肯定要走的,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好多村子都已經在想如何送別了,一定不能讓陳大人寒心,要讓他知道大家的心意。
喜歡首輔醫娘請大家收藏:()首輔醫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