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也為祖母丁憂三年,現在也算是閒人一個了,好不容易來一趟,他就想在這裡待著,說不定還能給仲謙幫幫忙。
陳仲謙和林喜悅自然不會趕他走,想住多久住多久,還多個人帶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住了幾日之後,嶽也四處看了看,忍不住為陳仲謙豎起大拇指。
“你還真是有能耐啊,怪不得那個陳國的將軍一直想讓你為陳國效力,雲安縣竟然能被治理成這樣。”
陳仲謙說道,“大多數都是喜悅的功勞,每當我遇到困境,她總能在旁邊給我希望,替我找到出口,這是我們共同想出來的注意,也是所有百姓配合才有的成果。”
今日正好得空,陳仲謙就帶著嶽也去了響水村,這是雲安縣轉變的起點。
今年開始開墾荒地,第一年收成肯定是不怎麼樣,但是也比之前收得多,聊勝於無嘛。
嶽也說道,“陳軍入城,看著這田裡的莊稼竟然沒有生出別的心思,這也真是讓人驚訝了。”
陳仲謙同樣驚訝,被關在家裡的時候,他就很擔心陳軍會搶奪糧食。
這是老百姓一年的收成,這個地方很冷,一年就只種一季莊稼,沒了這些就真是要餓肚子了。
一旦沒有了莊稼,麵條廠也會遇到麻煩,雖然可以從外面運來,但是成本更高,肯定是會很艱難的。
老百姓沒了活兒幹,又沒了莊稼,很容易就會變成之前那樣的狀態。
沒糧食的指望著搶人家的糧食過日子,有糧食的緊緊的捂著,生怕家裡遭了賊,也不敢種太多的地了。
不過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陳軍真的就像是沒看見地裡的莊稼一樣,按照洪將軍說的,沒有傷老百姓一根毫髮,也沒有搶奪任何東西。
嶽也直言,“陳國倒是挺好的,我都想去看看了。”
陳仲謙回頭看著他,嶽也擺了擺手,“我不說了,我不說了還不行嗎?”
嶽也的想法和林喜悅差不多,他們都覺得元國不值當。
他雖然是元國人,現在又是元國朝廷的臣子,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就否認別人的優點。
不管是書上看來的,還是現實中經歷的,無一不在提醒他不能忽視敵國的優秀。
就是做了陳國臣子又如何?為百姓謀福利,陳國的百姓也是百姓,他的一腔熱血在陳國還能找到拋灑的地方。
他不知道陳仲謙有沒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不想幹擾他,怎麼想都是對的,每個人看法不同嘛。
兩人邊走邊說話,邊上幾名農婦看到了陳仲謙,笑著說道,“知縣大人來了啊,中午留下吃飯吧,新下來的糧食,香得很。”
陳仲謙笑了笑,“多謝,不過家中已經備了飯菜,一會兒就要回去了。”
農婦又說道,“聽聞知縣夫人廚藝一絕,縣城裡的春風小館有好多新鮮的菜式,咱們這裡見都沒見過,說是知縣夫人的手藝?”
陳仲謙點頭,很是驕傲,“夫人聰慧,做什麼都能做得好。”
真是驕傲得很喲,嶽也都忍不住撇撇嘴,欺負誰沒媳婦兒呢?
等那幾名農婦走了,嶽也這才笑眯眯地看著陳仲謙,陳仲謙回頭看了他一眼。
“這又是怎麼了?”
嶽也說道,“仲謙,我覺得你現在變了很多,比以前平易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