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喜悅坐著馬車回家,徐伯說道,“夫人,剛剛有一封信送來。”
“在哪裡?快給我看看。”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正在想醫館的事呢,這信估摸著是楊林寫的。
徐伯將信交給她,林喜悅趕忙去了書房,拆信的時候還有些緊張,這麼薄的一封信,內容會是什麼呢?
她一直說就算楊林不同意也沒關係,自己也可以開起來。
但是這一刻她心裡十分清楚,她是相當期待楊林能同意,這樣子事情可就簡單多了。
信件拆開,一行字出現在眼前,“選好門面,儘快開業。”
果然是沒看錯人。
林喜悅頓時鬆了口氣,楊林願意合作,那事情可就簡單了啊。
楊林經營了這麼多年的醫館生意,各地藥商認識不少,他又結識很多不錯的大夫,想要新開一家醫館並不是難事。
她在信中把雲安縣的情況說得很清楚,楊林既然知道了,還願意合作,那就說明是做好了準備的,也就不必多說了。
林喜悅又接著看後面,簡單說了說什麼時候來這邊,他手頭上還有些事要做,等忙完了就來,把醫館開起來再回去。
另外還提了大坳村的事,知道他們一家惦記著家裡的親人,該提的都提了幾句。
林喜悅把信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正好陳仲謙回來了,她便拉著他一起看信。
“仲達和宋小姐已經成親了,宋家許諾的聘禮都給了陳家,拿了幾間鋪面,一家幾口很是高興,也不知道他們能經營得了多久。”
“大爺爺一傢什麼都好,阿浩入學唸書了,是張先生教他,說是十分有天分。”
兩人越看越高興,離家遠了,能聽到家裡的一點訊息都是好的。
當然了,陳明義一家的事兒他們只是當個趣聞看,真正在意的是陳明陽一家,那才是親人。
陳仲謙也把信看了好幾遍,然後仔細疊好,笑了笑,“知道家裡一切都好,我也就能安心了,要不然總是會掛念家裡人。”
林喜悅點頭,“也不知哪一年才能見面了,只要知道他們一切都好,見不著面也能放心許多。”
說了會兒家裡人,這才談起了開醫館的事。
楊林同意合作,陳仲謙也十分高興,“這樣一來,雲安縣也就不止仁醫堂一家醫館,百姓有地方看病了。”
他又想到一件事,“如此一來,必定損害李家的利益,只怕李家會從中干涉,這醫館開起來不容易。”
林喜悅說道,“不容易也只能這麼辦,越是不易越要辦,這樣關係民生的大事,決不能讓李家壟斷,元氏採的藥材質量上乘,之前一直都是賣給仁醫堂的,價錢才是正常價的一半。”
“而仁醫堂賣出來的價錢又是正常價的兩三倍之多,這中間的差價想也不敢想,若是受了外傷,又或是得了不好治的疑難雜症,那診費更是高出天際。”
陳仲謙說,“這樣的利潤,李家賺了個盆滿缽滿,自然是不願意別人開醫館,只是這雲安縣還不是他說了算。”
他看著林喜悅,十分心疼,“你如今該好好休息的,卻要為這些事奔波,這都是我的錯,不能好好護著你。”
林喜悅笑著說,“這有什麼好護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性子,我是個閒不住的,難不成有了身孕就能在家安生待著了?我總是要找事情做的。”
她前世工作那麼忙還要找時間上山下河,現在比起前世來已經很清閒了,至少不用加班吧。
生個孩子也算人生新體驗了,生孩子和搞事業也不衝突,這些事沒什麼不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