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吃了個半飽,文伯說起了這一次找差役的事。
“信得過的,體力又過得去,約摸能找來十來個,但是遠遠不夠啊。”
文伯嘆氣,“縣城的青壯也就這麼些,若是去鄉下尋,應該還能尋來一些,只是許多人家中也要人手,只怕不願意。”
“城裡幾個富商家中倒是養著打手小廝,只是那幾家都不好惹,雲安縣這麼亂他們還能過得風生水起,可見背後勢力不小。”
林喜悅問道,“城裡有哪幾家大戶,都是經營什麼生意的?”
文伯放下筷子,細細說來,“實力最強的便是李家,主要經營藥材生意,前線打仗需要藥材,李家應該和官府有關係,藥材不愁銷路,其他還有些生意,雲安縣的米糧也是李家掌控。”
“王家則是經營布匹,同樣供給前線,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朝廷,只是還有個於家和他們爭,這兩家也就比不上李家了。”
“另外還有趙家林家,這兩家經營客棧酒樓茶樓等生意,不止在雲安縣有生意,別處也不少,其他的也就不算什麼說得上來的了。”
林喜悅在心裡把這幾家人記下,他們掌握著雲安縣的經濟命脈,縣衙名存實亡,雲安縣如何就是這幾家大戶說了算。
陳仲謙已經來了這裡好幾天,這處宅子每日都有人進出,不信那幾家人不知道新任知縣已經到任。
一般來說都會派人送個禮物什麼的,或者是親自上門拜訪。
這些都沒有,就說明他們壓根不把知縣放在眼裡,有沒有知縣都無所謂。
但是人家不來搭理你,你也不能完全不管,雲安縣要想好起來,這幾家都得出力。
現在要緊的就是怎麼才能讓他們甘願出力,他們靠著背後的倚仗,才不管底層老百姓過得如何,直接找上門去讓他們出錢出力,估計得讓人用棍子打出來。
陳仲謙沒有說話,但是心裡想的和林喜悅差不多,得讓那幾家大戶注意到他們,並且覺得自己需要他們。
陳仲謙問道,“不知縣城有幾家書院?小魚還需要上學。”
文伯說道,“倒是可以請先生來家裡教,如果少爺想去書院上學,雲安書院倒是個好去處。”
“雲安書院以前是縣學,沒有打仗之前,稱得上是桃李滿天下,後來漸漸沒落了,有一位鄉紳是在那裡讀書才考中的科舉,自己拿出錢來整修,更名為雲安書院。”
“縣城裡幾家大戶也把孩子送去那裡讀書,他們願意出資,所以雲安書院現在經營得還不錯。”
陳仲謙點了下頭,“入學可有什麼規矩?”
文伯摸了摸鬍子,“只要院長同意便可,我和院長相識多年,小少爺又十分聰慧,想來是沒什麼問題的。”
陳仲謙說道,“那便麻煩文伯了。”
晚飯過後回到屋裡,陳仲謙和林喜悅都在為大事發愁。
林喜悅說道,“照文伯所說,雲安縣是李家獨大,其他幾家實力不相上下,那幾家不一定服氣,但如今也算是風平浪靜,他們不願攪渾了這一池水。”
陳仲謙看著她,“如今我們來了,就要把水給攪渾,只要他們動了改變這個局面的心思,我們也就有機會了。”
林喜悅笑著點點頭,“正是如此,那幾家人一個也沒上門來,壓根兒不把你這個知縣放在眼裡,我們就得讓他們知道,這個知縣不是一般人。”
李家經營的是藥材生意,這可巧得很,跟林喜悅專業對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