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夏部落。
其與位置臨近的巫族后土部落關係極為友好,彼此相互通婚。
因此,有夏部落之人到這時已然都是人巫之身,均有著人族與巫族血脈。
固然其自認仍為人族部落,但習俗與風氣卻是避不可免地受到了巫族那邊的影響。
因而有夏部落之人較為驍勇善戰,平日裡的食物來源,均是以獵獲兇獸與妖獸的肉類為食。
在人族的諸多部落中,有夏部落便就是沒有農耕文化的少數之一。
至於這個部落的名字,便是來源於該部落在建立之際的首領“有夏氏”。
不過,有夏氏本人卻是早在部落建立之後,萬年還不到的時間便已然老去。
第二任首領,也是率領著有夏部落,一直到現在的首領,其名喚“羿”。
首領羿的來歷頗為神秘,在先天人族誕生之際便是一個幼童,而且據悉其血脈乃是為天生的人巫。
在成年之後,羿便擁有著驚人的力量,又使得一手好弓箭,天下無雙,威勢更是駭人。
這點,有夏部落之人卻是瞭解得更深,都十分清楚首領實力驚人,而能讓其動用弓箭無一不是擾亂人族的大凶。
對此,即便是隔壁,那些因為人族肉身羸弱而有些看不起的巫族之人,對其亦是十分服氣。
想必應是被羿的手段所折服。
而且聽聞首領在巫族那邊,還有著后羿之名,莫名其妙地多了一個“後”氏。
有夏部落的人們也很茫然。
雖說不清楚此名有著什麼樣的含義,但有夏部落之人上下對此,哪裡會慣著巫族那邊。
儘管關係極好,但自家首領之姓氏哪有被外人起的道理。
所以對於后羿這個名字,自是並不認可。
不光如此,有夏部落之人不知從何時起,便就不直接喚首領的名字。
而是冠以“大”,稱其為“大羿”,以此來表達有夏部落之人對首領的尊敬。
不過,以大羿對有夏部落曾做出的功績,甚至對附近的其餘人族部落亦有恩惠,也是該有這般尊重。
除此之外,有夏部落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在千年之前,首領的大婚。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如若大羿的新婚妻子只是平常人的話,這樁婚事估計也就有夏部落的人們樂一樂罷了。
最多就是加上隔壁的后土部落,一些關係較好的巫族之人。
可大羿之妻,來歷卻是帝嚳之女。
帝嚳何許人也?
其設立二十四節氣,對人族有著革新農耕文明等等功績,乃是人族共尊的五帝之一。
所以此般說來,大羿此番所娶的便就是一位帝女。
這架勢瞬間就大了起來,這大婚的訊息幾乎瀰漫到整個人族。
附近的無數人族部落,均是派使者而來,甚至距離近一些的部落首領還是親身前來。
更讓有夏部落之人值得銘記的,卻是在大婚開始之際。
作為岳丈的帝嚳自然是會親自到場,而名義上治理著這片區域的人族,包括了有夏部落在內的堯帝亦有出席。
除此之外,同樣身為五帝之一的顓頊、舜帝亦也親臨。
甚至,羲皇伏羲氏的身影在大婚現場也是有所出現。
如若神農氏、軒轅氏與少昊不是因領地的距離比較遠,不能離開過久的話。
此番,說不定還能看到三皇五帝齊聚一堂的畫面。
至於女媧氏?
因為祂在這數萬年來,一直處於閉關之中,不曾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