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羲和便就決定在扶桑之木上小憩一會。
而那輪太陽,則是因此停留在這顆先天靈根之下的湯谷。
大日的光芒萬丈,將此地完全地籠罩其的明赤之光中。
由此咋一看之下,羲和就宛如是一尊正浴於大日當中的神女。
而此番,因祂的罷工,太陽仍處在湯谷,卻是自然不會自個運轉起來。
這時,另一邊西海之外的皎月則是剛剛落於方山,落入甘淵之地。
正當是日月交替之際,太陽卻遲遲沒有東昇之意。
因而便就出現了這種“大日不現,皎月不存”的情況,不過洪荒大地倒是沒有因此漆黑一片。
只因其除了日月之華外,在蒼穹之上卻是還有著周天星辰。
但因往日裡有著皓日與皎月光華的普照大地,星辰之光根本不足以與之爭輝。
所以此番,周天星辰本身散發著的光華,卻是第一次直接灑落在這方天地之中。
大地之上的芸芸眾生,也是第一次覺得天上的諸多星辰竟也能這般耀眼,為之矚目。
初次見此,洪荒萬靈竟是覺得新奇。
不過,儘管洪荒天地沒有因為太陽的罷工而陷入漆黑當中,但卻也是處於一片昏暗之下。
只因周天星辰的光華自然是沒有如同大日那般的明赤,甚至還遠遠及不上皎月之光的明亮程度。
更何況,大日的光華可不僅僅只是照明的作用,還是生命的源頭之一。
月華亦也有著諸如此般的作用,甚至相較起旭日之光更為柔和,更容易被生靈吸納。
因此,星辰之光自然替代不了這兩者的作用。
皓日與皎月的地位,也自然不可能會被誰所取締的。
不過此番,因為太陽女神羲和的罷工,旭日也便遲遲沒有東昇之象。
至於之後,另一邊的皎月也不曉得是怎麼滴,竟也一同沒有升起之意。
或許,御月的月神望舒在往日裡是根據著日落而月升?
但不管怎麼說。
因為太陽女神羲和的休憩,隨之洪荒天地便就呈現出“日月不存,星辰當空”這般的怪異天象。
先前也提到過了,星辰之芒並不能替代日月光輝的作用。
而日光與月華不僅只是驅逐黑暗的源頭,還是芸芸眾生的生命源頭之一。
所以在日月不升的情況下,自然會發生大麻煩。
這種情況,如若只是一天兩天那還倒好。
可羲和雖說只是小憩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