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問問關於南山誠一郎的事。
“南山誠一郎?你從哪兒聽到這個名字的?”
松本堂有些驚訝:“這個年輕人很有才華,不過他很少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畢竟南山家嫡子根本不在乎什麼當不當導演的事。”
“這樣嗎?他的作品都是什麼風格?”
北城真一問道。
“嗯...這麼跟你說,他的作品很受學院派導演的認可,在人物刻畫方面,南山誠一郎絕對是我見過最厲害的年輕人。”
松本堂笑著解釋道。
北城真一瞭然。
受學院派導演喜歡,那不就是個文青?
文青在這年頭,很吃香,就算是日後的霓虹影視圈,文青類導演也是很火的。
除了霓虹,幾乎整個東亞文化圈,現在都流行文青類作品,尤其是夏國,文青那更是遍地都是。
不過文青導演不是商業導演,文藝片這種片子,大多數真的只是叫好不叫座,甚至許多都可以被稱為矯揉造作,看得觀眾頭疼。
從影視行業誕生開始,學院派和商業派導演之間就一直在打架,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不過最終勝利者,應該還是商業派導演贏了。
畢竟能賺錢,誰不喜歡。
雖然學院派大師們把持著各種電影獎項,但後來還是老老實實向市場低頭。
“文藝型創作者啊,可真不好對付。”
北城真一點點頭。
日藝作為培養藝術家的學院,大部分學生都是愛好文藝的。
藝術祭的優賞是全體參觀者投票,票多者勝,拍文藝片,確實有優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松本堂看他的神色,輕笑道:“你也別這麼悲觀,你的作品我看了,很不錯,而且大部分學生上交的作品都是文藝片,這麼多年下來,大家早就看膩了。”
北城真一點點頭:“老師,關於文藝型作品方面,您瞭解多少?因為說實話我對這個不太感興趣,方便跟我講解下嗎?”
“沒問題,文藝片目前是在霓虹、港島、寶島甚至夏國內地都非常流行的影片,不過我總覺得,夏國內地的文藝片,方向有點不對勁。”
松本堂想了想:“之前看過的夏國內地作品,內容大多積極向上,但最近幾年,他們的作品中,許多內容都讓我感覺不適,這樣的作品,估計背後的投資者會虧得很慘。”
北城真一嘴角一抽。
松本堂這話說得真沒錯。
夏國內地影視行業在八十年代到零零年代初,幾乎全部被文青導演把持。
八十年代初,剛剛改開,各種文藝片其實都不錯,內容也是積極向上。
但隨著時間的推動,各種亂象也出現了。
當時的片子那叫一個看得人難受,全文藝片,各種悲懷春秋,怨天尤人,為了得獎專門拍各種外國人愛看的東西,國內不給上映還跑國外去,被禁了還覺得無比光榮。
這樣的後果是什麼?
他們把當時願意當大撒幣的煤老闆們坑的一個個跑路,後來各種鬼精鬼精的茲笨家進駐影視圈,反倒逼得導演們開始拍其他型別片子,甚至身不由己,資方說什麼是什麼,大部分導演變成了無情的攝影棚飲水機看守員。
北城真一不反感文藝。
但他真心認為,文藝不該是這樣的。
霓虹能拍出《情書》、《入殮師》等感人至深的文藝片,為什麼你們要去搞那些片子呢?
覺得社會有問題,那就更應該努力去建設,整天怨天尤人搞毛線?
北城真一隻能說自己不懂文藝青年。
喜歡重生特攝時代請大家收藏:()重生特攝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