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勳此人,為人正直、清廉,哪怕對待羌人也沒有歧視。
後來羌人圍困護羌校尉夏育於畜官,蓋勳與州郡合兵救援,至狐盤,為羌所破。
蓋勳收得潰兵百餘人,又被羌精騎夾攻,士卒多死。
蓋勳身受三創,仍舊死戰不退,反而指著旁邊的樹木說道:“必屍我於此。”
句就種羌部落首領滇吾素為勳所厚,感其恩義,就對羌人叛軍說道:“蓋長史賢人,汝曹殺之者為負天。”
蓋勳不領滇吾恩情,反而大罵曰:“死反虜,汝何知?促來殺我!”
羌人叛軍相顧失『色』,急忙滾鞍下馬,不敢繼續拿著武器對準蓋勳。
句就種羌部落首領滇吾,更是親自下馬,要將坐騎讓給蓋勳,蓋順卻不肯要。
羌人見蓋勳義勇,再加上知道對方乃是好官,不少羌人受過其恩惠,更不敢加害,反而將其送還漢陽。
不僅如此。
歷史上韓遂、馬騰、馬超,之所以能夠得到羌人擁戴,也是因為待羌人甚厚。
關羽相信,韓遂、馬騰、馬超能給羌人的東西,自己也能夠給,而且會給的更多。
羌人既然知恩圖報,關羽也就有手段能夠將他們收服。
“此行殺奔涼州,只是為了挫敵銳氣,而後整頓吏治,根除涼州貪官汙吏。”
“皇甫將軍叔父當年有恩於羌人,將軍又知兵善戰,我欲以將軍為涼州刺史,撫慰、安頓羌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蓋勳甚有賢名,為官之時對羌人頗有恩惠,我欲派此人跟隨將軍,一同前往涼州。”
皇甫規雖然也是涼州三明之一,卻不似段熲那般嗜殺。
延熹五年,叛羌零吾等與先零羌別種侵擾擄掠關中,護羌校尉段熲獲罪被召,皇甫規領兵平叛。
皇甫規曾經就上書過:欲求勇猛之將平叛,不如清明治平之政治,明習吳起、孫武之兵法,不如郡守奉法執政,如此羌人才能不反。
當年冬天,皇甫規擊破羌人叛軍,斬首八百級,先零諸種羌仰慕皇甫規威信,相勸降者十餘萬。
次年三月,沈氐羌攻張掖、酒泉,恰值軍中大疫流行,十分之三四的人都病死。
皇甫規不畏叛軍、瘟疫,親自前往叛軍那裡送『藥』問疾,三軍感悅,叛軍投降。
後來,安定太守孫俊對羌人貪贓受賄,屬國都尉李翕、督軍御史張稟多殺降羌,涼州刺史郭閎、漢陽太守趙熹均老弱不堪任職,皆倚恃權貴,不遵法度。
皇甫規到州後,悉數條陳其罪上奏,結果這些官吏或免或誅,廓清了地方吏治。
羌人聽聞,一致歸降。
沈氐羌的豪族滇昌、飢恬等率十餘萬口前來歸附,邊境得以安定。
哪怕皇甫規去世已經十七載,仍舊有許多羌人感其恩義。
皇甫嵩不僅是皇甫規侄兒,更是譽滿天下的名將,又忠於漢室,這才是關羽啟用他的原因。
至於蓋勳,本來會在今年五月發背瘡而死,不過因為關羽親自帶著御醫為其診斷,這才保住了對方『性』命。
關羽相信,只要自己在涼州打下幾個郡,有此二人領兵駐守,不需幾年,境內羌人必然爭相歸附。
喜歡漢末武聖請大家收藏:()漢末武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