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僅僅是孫堅。
就連屢次為官,從小結交世家子弟,且聲望卓絕的曹『操』,因為出身不好,也不被眾人放在眼中。
否則。
以曹『操』的為官經歷,以及所做過的事情,絕對會成為當之無愧的盟主。
要知道,曹『操』哪怕在天下未『亂』之前,為官經歷也算得上是傳奇。
相比起結交豪傑,蓄養死士,養望於野的袁紹,曹『操』不知道強了多少。
可惜的是。
曹『操』乃宦官之後,縱然從小與世家子弟結交,地位仍舊要低上些許。
哪怕曹『操』乃宦官之後,終究是官宦子弟。
孫堅以及關羽,卻是真正寒門出身,靠著自身能力慢慢打拼,才擁有如今成就。
特別是關羽。
其以鄉野村夫身份,十七歲參軍北擊鮮卑,十幾年來立下赫赫戰功,最終官拜驃騎將軍,封破虜亭侯。
如此輝煌成就,都是關羽憑藉手中青龍偃月刀,真刀真槍打出來的結果。
反觀這些世家子弟,真正憑著自身能力為官者,又有幾人?
哪怕是袁紹,既沒有像曹『操』那般為官保境安民,也有沒如同孫堅那般,靠著軍功慢慢爬升起來。
袁紹所依仗的只有家世,以及世家吹出來的名聲而已。
不僅僅袁紹。
在場諸侯也大多如此,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他們才會從內心深處排斥關羽。
倒是孫堅,卻不會被人排斥。
你道乃是為何?
孫堅縱然戰功赫赫,憑藉自身能力成為太守,並且被朝廷封為烏程侯。
再厲害又怎樣,最終還不是投奔到袁術麾下?
正是因為孫堅投奔到袁術麾下,才讓世家出身的諸侯,更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君不見,孫堅再戰功赫赫,並且封侯又能怎樣?
最終還不是要投靠世家?
關羽就完全不一樣了。
以關羽如今權勢,哪怕強大如袁氏,都不被其放在眼中。
諸侯家世不如袁氏,更不可能壓制住關羽。
關羽的出現,不僅狠狠擊碎了諸侯的優越感,還重重踐踏著他們的尊嚴。
世家同氣連枝,在場除了少許人外,沒有人會待見關羽。
“那關羽坦然受了丁原冊封的官職,明顯辜負先帝對其知遇之恩,如此忘恩負義之人,又怎會為國為民討伐丁原?”
“我等擁兵二十餘萬,又有大義在手,義軍所過之處,百姓必定會簞食壺漿前來相迎。”
“欲破丁原,又有何難?”
袁紹沉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不滿與自信。
諸侯聞言,數人也都紛紛說道:“車騎將軍所言極是,我等據大義討不臣,何愁不能擊破丁原?”
“想那關羽,不過忘恩負義之輩罷了,又豈會響應我等義舉?”
孫堅臉『色』難看。
可是當他看到諸侯態度堅決,明顯是不準備聯合關羽時,縱然心中不忿,卻也沒有再多言語。
這個時候,曹『操』終於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