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念頭剛剛出現,關羽就將其狠狠甩到腦後,因為根本不現實。
中國古代釀酒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關羽所能倚仗的釀酒之法,也就是蒸餾提純之法罷了。
可惜的是。
後世網路小說中所說,古代不懂得蒸餾技術,酒精濃度太低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蒸餾技術用於工業,的確是後世從西方引進而來。
只不過,中華釀酒技術傳承數千年,蒸餾又不是什麼太難以掌握的技術。
根據後世出土的東西,早在宋朝時期,就已經擁有蒸餾技術。
至於在此之前,是否擁有蒸餾技術,尚且不得而知。
只不過。
關羽可以保證,這個時代酒的度數雖不算高,許多美酒卻也毫不遜『色』於後世的白酒。
不談其他。
這個時代的名醫張仲景,就已經開始用高度酒進行消毒、療病,並且製造『藥』酒,水平相當高。
如果酒精度數太低,根本沒有辦法用於醫『藥』行業。
至於普通人,喝得大多都是黃酒,這種酒度數的確不太高。
曹『操』就喜好飲酒,甚至自己也參與了,釀酒以及改進釀酒術之中。
建安元年,曹『操』曾將家鄉產的‘九醞春酒’獻給獻帝劉協,並上表說明九醞春酒的製法。
這種釀酒技術,正是後世‘古井貢酒’的前身和源頭,釀酒工序都有詳細記載。
關羽的確可以將酒進行蒸餾。
然而,酒好不好喝並不僅僅看度數,更重要的還是需要釀酒工藝與技術。
口感,才是酒最重要的東西。
關羽喝過御酒,可以拍著胸脯保證,哪怕在後世,這種御酒的口感也算得上是其中翹楚。
更何況。
如今天下饑荒不斷,朝廷屢次頒佈禁酒令,為的是節省糧食。
縱然關羽日後雄踞一方,也絕不可能為了賺錢大肆釀酒,反而也會頒佈禁酒令。
所以說。
想用釀酒賺錢,在和平盛世不幹其他事情,僅僅研究釀酒技術還有丁點可能。
『亂』世之中,餓殍遍地,糧食都不夠吃,又何談釀酒賺錢之說?
除此之外,還有製造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