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書信,再次咄咄『逼』人的問道:“那麼收其精銳,又是何意?”
關羽肅容道:“西涼鐵騎皆為驍勇善戰之輩,若無董卓彈壓,早晚必成禍害,不若收為己用。”
“更何況。”
“臣當時能夠徵兵五千,哪怕光明正大徵調兩千西涼鐵騎,也沒有違背律法。”
“至於刺殺張讓之事,臣絕對冤枉。”
“臣乃一介武夫,行事為人光明磊落,縱然與張讓有怨,亦會當面針對,而不會派人刺殺。”
“臣若真想殺他,一人一刀足矣。”
看著關羽自信而又真誠的模樣,劉宏再次問道:“那麼羞辱袁氏以及大將軍,你又作何辯解?”
關羽直視劉宏眼睛,鏗鏘有力的說道:“臣此舉不為其它,只為表明心跡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知陛下有興復社稷之雄心,奈何有大將軍何進,以及滿朝公卿為掣肘。”
“九州之地,世家、大族、豪強更是侵佔土地,收攏佃戶,逃避稅收。”
“以致百姓無田可耕,朝廷無錢入庫。”
“上至三公九卿,下至郡縣長吏,全都出身世家、豪強、大族,再不濟也是他們門生故吏,關係錯綜複雜,使朝廷政令很難下到地方。”
“陛下若欲匡扶社稷,就不得不與外戚、世家、大族、豪強爭鬥。”
“陛下雖為貴九五之尊,對於天下之人都有生殺予奪權利,奈何對方實力太強,更兼人數眾多,殺之不盡。”
“正是為此,陛下才不得不啟用十常侍,用以制衡幾方勢力。”
這種事情,很多明眼人都能看的清楚,卻從來沒有人毫無忌憚的說出來。
今日,關羽卻是這麼做了。
劉宏聞言,臉『色』陰晴不定。
過了許久,他才深深嘆息,而後示意關羽起身。
“我本以為你只是一介武夫,卻不想還有這般見識,對於朝堂看的如此透徹。”
說到這裡,劉宏仔細打量著關羽。
“朕亦知,汝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表明心跡。”
“旗幟鮮明與外戚、世家走到對立面,也是想要告訴朕,除了朕以外,你別無依靠。”
“只是朕仍然想問,關羽你究竟值不值得信任!”
喜歡漢末武聖請大家收藏:()漢末武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