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並不怎麼睿智的腦袋,根本想不通官兵為何會這麼做。
事實上,就連徐晃等人,此時也都沒有發現關羽意圖。
不過隨著黃巾軍的大規模潰敗,以及越來越多黃巾要麼逃跑,要麼就地投降。
徐晃好似也明白了什麼。
其實。
關羽下令過來追擊黃巾之時,徐晃曾經就出言反對。
他認為,黃巾此時肯定有所準備,貿然追擊縱然能夠獲勝,卻也會傷亡慘重。
事實卻證明,徐晃錯了,而且錯的十分離譜。
自從關羽、張飛、徐晃衝破黃巾防禦陣以後,黃巾軍就再也沒有組織起有效抵抗。
這些被派來殿後的黃巾,大多都是黃巾渠帥收攏過來的潰兵。
他們領教過官兵的厲害,也知道不反抗就不會死的道理,由於惜命緣故,自然不肯死戰。
是以。
當官兵衝破黃巾防禦陣以後,這些人要麼直接逃走,要麼丟掉武器選擇投降。
這些人的行為,很快就感染到了其餘黃巾。
其餘黃巾,雖沒有經歷過北岸戰事。
可是,看到眾多袍澤逃跑的時候,他們也不願意傻傻衝上前送死。
若是沒有這些做壞榜樣的黃巾軍。
憑藉他們遠超官兵的兵力,縱然才開始被衝『亂』陣型,只要堅持下去未嘗沒有一戰之力。
可惜的是,戰爭就是這般,只要軍隊開始潰敗,幾乎很難再組成有效反抗。
哪怕黃巾渠帥最後率領黃巾精銳,努力想要擋住官兵的衝鋒,卻率先被己方逃兵衝『亂』了陣型。
就這樣,兩萬黃巾被三千官兵沿途追殺。
不過關羽有言在先,黃巾逃跑者不殺,丟掉武器投降者不殺。
故此,除了少數負隅頑抗的黃巾。
無論是逃跑者還是投降者,幾乎都沒有太大傷亡。
有些黃巾本來在逃跑。
可是,兩條腿終究跑不過四條腿。
眼看擋住了戰馬道路,他們也紛紛丟掉武器,蹲在路邊的草叢裡假裝投降。
“殺!”
關羽縱馬橫刀,黃巾渠帥麾下死忠擋著即死。
此戰,黃巾雖然損失很少,卻敗局已定,根本不可能翻起太大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