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百姓們難以供養,也可以搶奪豪強、大族。
冀州人口眾多,豪強、大族自然也如同過江之鯽,不知累積了多少糧草。
黃巾自稱是起義軍,自然不會搶掠百姓,其實就算搶奪,也不可能從百姓那裡搶來太多東西。
家底豐厚的豪強、大族,才是黃巾軍劫掠目標。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沮授的出現,讓臨平成為難啃骨頭,使得張寶遲遲不能打通南下道路。
如此一來,下曲陽城內糧草勢必不能支撐太久。
“來人。”
“向城中富戶徵集糧草,若有不從者皆以私通官兵罪論之。”
“令向城中百姓購買富餘糧食,態度不可蠻橫,買賣全憑自願。”
“派遣信使,將此間戰況告知天公將軍與人公將軍,請求援助。”
考慮到糧食問題,張寶再度下達命令。
好在張寶知道黃巾根基乃是百姓。
他可以搶奪豪強、大族,甚至以莫須有罪名抄掠富戶,卻不會對百姓太過苛刻。
至少在起義初期,張角三兄弟未死之前,黃巾就是如此。
“遵命!”
很快就有人領命而去,城中再起波瀾。
下曲陽,嚴氏府邸。
“糧食都是我們家族,多年辛辛苦苦攢下來的東西,憑什麼要交給黃巾軍!”
嚴氏家主聽到黃巾徵糧命令,當即勃然大怒,厲聲呵斥。
嚴氏也算是下曲陽望族。
只是平常名聲極好,也從來不欺壓百姓,甚至還經常做善事,所以比較得民心。
正是為此。
張寶在剛剛佔據下曲陽的時候,並沒有對嚴家動手。
其實不僅僅是嚴家。
城中還就幾個家族,情況也都和嚴氏雷同,黃巾軍初期為了收攏人心,也不願意濫殺無辜。
至於那些惡名在外,或者不得人心的豪強大族,卻早已被抄家滅族。
然而到了現在,張寶親自下達命令,黃巾軍自然不會再去管什麼名聲。
只要不對百姓出手,縱然抄了這些豪族,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我黃巾順天而行,為推翻腐朽、沒落的漢王朝而生,爾等自然順應天命,要有糧出糧,有錢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