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黃巾起義,關羽內心無比複雜。
但凡王朝末期,百姓們生活都極其艱難,非常容易爆發農民起義。
站在漢王朝的角度上,農民起義大逆不道,動搖國家根基。
劉宏雖極力改變現狀,奈何天災人禍頻繁爆發,國庫又無比空虛。
面對災情,有時候根本無能為力。
站在那些農民角度上。
他們丟失田地,無家可歸,無地可耕,無『藥』看病,若不反抗,只能等死。
“既然註定要失敗,我當儘量阻止這場戰『亂』,好為漢人多保留一些元氣。”
關羽目光沉凝,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參加起義的百姓雖然有很多無辜,卻在起義爆發後,牽連到更多無辜百姓。
戰爭所引發的,只是破壞與死亡。
“翼德,加快速度趕回雲中,我還有要事上奏朝廷。”
雒陽,皇宮。
“陛下,幷州急報。”
張讓手中拿著奏摺,將其遞到劉宏身旁。
“莫非幷州又發生了什麼叛『亂』?”
劉宏心中一沉,急忙接過奏摺,迅速瀏覽著裡面的內容。
“張角何人?”
劉宏看完奏疏,當即臉『色』微變。
這封奏疏正是出自關羽之手,寫到張角三兄弟以宗教蠱『惑』人心,圖謀不軌。
最讓劉宏震驚的是,奏疏中居然說張角信徒數以百萬計,若有異心,天下必『亂』。
對於大漢如今狀況,劉宏十分了解。
洪水、乾旱、瘟疫,導致大漢境內哀鴻遍野,百姓們早就滿腹怨言。
如果真有張角這等人物,只需振臂一呼,恐怕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都會紛紛響應。
真要那樣,則大漢江山危矣。
劉宏對關羽信任有加,這也是為什麼,仍舊令其率兵駐紮雲中。
故此,他才沒有懷疑關羽所言的真實度。
聽到‘張角’二字,張讓不由心中微沉。
張讓乃十常侍之首,爪牙、門客無數,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太平道。
更何況。
張角為了更好起義,還派人以重金賄賂宦官。
雖說沒有賄賂張讓。
張讓卻也知道,宮內有幾名中常侍和太平道交往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