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三年,公元180年。
幷州,雲中郡,武泉最北端。
大漢與鮮卑交界處,一座小山巍然聳立。
小山上面,還築有一個亭子,名為破虜亭,正是關羽以鮮卑人屍骨築成的京觀。
京觀並非把所有敵人頭顱砍掉,然後堆在一起用以威嚇。
那樣不僅不能持久,也對死人不敬,且頭顱還容易發臭,甚至帶來瘟疫。
真正京觀。
是把所有敵人屍骨堆積起來,然後在上面覆蓋泥土,築成特殊形狀小山。
為了炫耀功績或者震懾敵人,在京觀旁邊立碑記事,也是很常見的行為。
破虜亭內,就有一座石碑。
石碑上面,不僅有匈奴單于屠特若屍逐就名字,還有十餘名鮮卑部落首領名諱。
不僅如此,石碑上還刻有圖案。
上面雕刻了許多橫七豎八屍體,悽慘倒在淤泥中的場景。
其中還有不少活人,在洶湧的河水中拼命掙扎,帶著濃濃絕望情緒。
不僅如此。
山谷入口,無數倒在箭雨下的屍體,也被刻畫得栩栩如生。
整個石碑,幾乎重現了那場戰爭經過。
“陛下批准修建破虜亭,時至今日終於修建成功。”
關羽站在石碑前面,看著那栩栩如生的雕刻,有些興奮的說道。
功名利祿馬上取。
試問天下男兒,誰不想留名青史,揚名九州?
哪怕關羽自己,亦不能免俗。
有了這個破虜亭,哪怕歷經千百年,關羽名字也會被人銘記。
縱然破虜亭舊了,塌了。
後人也很可能將其重建,當做是一處景點。
“將軍之功績,當名傳千古。”
看著眼前的破虜亭,哪怕蔡邕也忍不住出言感嘆。
關羽微微一笑。
他環顧四周,朗聲道:“關某今歲二十,到了及冠之齡。”
“某數日前已經遣人占卜,三日後就是吉日。”
“三日後我會在將軍府行冠禮,希望大家能夠前往觀禮!”
眾人聞言,先是有些發矇,繼而盡皆振奮。
冠禮對於男子而言,乃是極為重要的事情,更是標誌男子從此變為成人。
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也。
責成人禮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
男子及冠成年,就有了履行孝、悌、忠、順的職責。
後世有句話:嘴上無『毛』,辦事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