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劉宏,卻在『迷』『迷』糊糊中,就已經獲得如此巨大成就。
羌人之『亂』雖由段熲平定,卻也是劉宏在位之時被平息,劉宏也與有榮焉。
正是為此,劉宏才對段熲頗有好感。
可惜的是,當劉宏長大以後,段熲卻老了,大漢也開始『亂』了。
長大的劉宏,發現朝廷如此貧困,國庫如此空虛,賦稅如此稀少。
再加上國內四處叛『亂』,盜賊蜂擁四起,劉宏非常希望能夠改變這一切。
別人只看到劉宏賣官,卻不知道並非劉宏愛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是因為大漢連年平叛,國庫早就入不敷出。
許多世家掌握太多佃戶,朝廷也收不了足夠賦稅,只能無奈出此下策。
劉宏看來,反正都是世家大族在朝為官。
既然如此,何不壓榨這些世家,讓他們用錢買官,也好充實國庫呢?
在劉宏眼中,那些口口聲聲說忠於漢室的公卿,並非重臣,反而是大漢毒瘤。
這也是為什麼,劉宏會縱容宦官擠兌朝中公卿了。
熹平六年,也就是關羽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年,劉宏剛好及冠。
已經及冠的劉宏開始親政,渴望能夠如同漢武帝那樣,開疆拓土、威震四方。
恰逢北方鮮卑入侵。
劉宏輕信了夏育之言,決定出兵塞外,卻沒想到三路兵馬全軍覆沒。
劉宏剛剛親政,就遭遇如此重大挫折,心中陰影可想而知。
好在關羽橫空出世,先破彈汗山,再殺檀石槐,為大漢掙足了臉面。
這位年輕的帝王,也再次被賦予了信心。
所以,劉宏對關羽有著發自內心的好感,特別在得知關羽出身以後,好感更濃。
他曾經甚至幻想過,關羽會是自己的霍去病。
在這四處叛『亂』之時,若關羽能夠心向大漢,劉宏也絕對不會吝嗇賞賜。
“巴郡板楯蠻叛『亂』,御史中丞蕭瑗屢攻不克。”
“國庫早已空虛,甚至沒辦法撥發軍餉給蕭瑗,大漢實在禁受不起長期戰『亂』。”
劉宏微微嘆息。
他這次召關羽回京,未嘗沒有想要令其前往巴郡平叛之心。
“祖宗基業,豈可毀於我手!”
劉宏猛然起身,緊緊握住了雙拳。
喜歡漢末武聖請大家收藏:()漢末武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