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不過一介武夫,只願為國鎮守邊疆,這才投到使君帳下。”
關羽聞言,終究只是在心中暗自嘆息。
“既如此,你把軍中事物交接完畢,即可跟隨使君離去。”
關羽嘆息,是因為想得太多。
他本以為,自己到來可能會改變呂布命運,不讓這位絕世猛將揹負千古罵名。
然而,歷史居然如此巧合,呂布最終還是投到了丁原帳下。
“這兩人,終究掙脫不了宿命的枷鎖嗎?”
想到這裡,關羽不由略顯同情的看了看丁原,而後又惋惜的看了看呂布。
縱觀歷史。
呂布此人成也丁原,敗也丁原。
呂布因為受到丁原器重,才得以施展自身才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許有人會說。
像呂布這等猛將,居然只在幷州擔任主薄職位,顯然被丁原猜忌。
卻是不知,丁原雖貴為幷州刺史。
然而像都尉、郡丞、長史、功曹史五官掾、督郵這些職位,刺史沒有資格任免。
甚至於,在天下沒有大『亂』以前,這些官職還能與刺史互相牽制。
丁原為刺史,可以擁有屬官,其中最親近、最重要者,莫過於主薄。
主薄參與軍機要務、總領府事,不是長官親近官吏根本沒資格擔任。
除了主薄外,刺史屬官也有武職。
不過門下督賊曹乃是巡查侍從,門下賊曹乃是侍衛,府門亭長乃是守衛。
若丁原讓呂布擔任這些官職,才是真正的侮辱。
《三國志》記載: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無論《三國志》還是《後漢書》,都記載丁原對呂布大見親待。
董卓也並非因為呂布勇武策反此人,而是‘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
也就是說,董卓知道丁原信任呂布,才會誘使呂布殺丁原。
呂布因丁原而受重用,更因殺丁原而飛黃騰達,卻也因為殺丁原揹負千古罵名。
所以才說:呂布成也丁原,敗也丁原。
如果歷史上呂布沒殺丁原,也許就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各自保重吧。”
想到那段歷史,關羽再看向眼前兩人,只能在心中暗自嘆息。
喜歡漢末武聖請大家收藏:()漢末武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