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府內,關羽、賈詡、蔡邕、呂布、徐晃、關雄齊聚一堂。
眾人看完朝廷公文以後,臉『色』都變得凝重起來。
“看來,是我連累將軍了。”
蔡邕思量半晌,滿臉歉意的說道。
以關羽立下的功勞,哪怕早晚都會被調回京師,卻也不會這麼快。
若非蔡邕擔心回京難得幸免,躲在雲中不肯回去,恐怕關羽也不會遭此橫禍。
“此事與先生無關。”
“某與十常侍勢不兩立,縱然沒有先生這件事情,他們早晚也會算計某。”
蔡邕聞言,臉『色』非但沒有絲毫好轉,反而無比擔憂。
“皇命難違。”
“既然陛下召將軍回京任職,若將軍執意推遲,恐怕會遭到猜忌。”
“然十常侍權傾朝野,將軍朝中又無根基,假如將軍回京,恐怕凶多吉少。”
蔡邕見識過朝堂爭鬥的兇險,自然明白像關羽這樣的武夫,很難立足於朝堂。
天子殺士人還有所顧忌。
如果真對關羽產生了想法,天子殺武夫卻會毫不手軟。
“若將軍信得過老朽,不妨稱病辭官,也好避過朝堂爭鬥!”
不得不說,蔡邕也非常有見識。
他雖然沒想到養寇自重這方面,卻也想到了辭官歸鄉這條計策。
假如關羽違背天子詔令,仍舊待在雲中擔任破鮮卑中郎將職位,那就是圖謀不軌。
然而,稱病不回京任職,這種事情誰都強求不得。
哪怕靈帝乃大漢天子,也不能勉強別人為官,這樣關羽就能保全自身。
“雲中之兵,大多都是河東同鄉,若兄長辭官或者回京,這些同鄉前途如何?”
關雄心中大急。
兄弟二人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他絕不想前功盡棄。
“鮮卑不敢寇邊,乃是因為有主公駐紮於此。”
“若主公回京或者辭官,恐怕要不了多久,鮮卑就會再度寇邊,那時必定戰火不斷。”
“更何況,河東同鄉大多舉家來投。”
“有主公在此駐紮,他們能夠分到土地好好生活,假如主公不在雲中,這些千里迢迢來到雲中的追隨者,如何能夠保證他們權益?”
徐晃此時,亦心中焦急。
許多河東子弟,都是徐晃負責招募。
假如關羽離開雲中,先不說後來長官會不會收回那些田地。
就算那些田地不被收回,待鮮卑寇邊以後,雲中將再無寧日,土地也會荒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