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然知道。
然而,曹『操』還是毫不猶豫那麼做了,將僅有家底折損殆盡,甚至差點賠上『性』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曹『操』這麼做,為什麼?
名望!
懷刀刺董卓,讓天下人都覺得曹『操』乃大漢義士,為其在陳留募兵打下堅實基礎。
酸棗會盟後期,曹『操』孤軍追殺逃走的西涼軍。
曹軍此戰雖然幾乎傷亡殆盡,卻讓心向漢室豪傑都覺得,其餘諸侯皆有私心,唯有曹孟德為除國賊不畏艱險,乃真正想要復興漢室的英雄。
從那以後,曹『操』真正名滿天下,無數仁人志士蜂擁來投。
這,就是名望的重要『性』。
再觀劉備。
劉備起點相比其餘諸侯,可謂相差甚遠,前半生幾乎都沒有頂級文士願意投奔。
他擔任平原相時,北海孔融遭黃巾圍困,危在旦夕。
那時,劉備還沒有什麼名聲。
孔融卻聽說劉備有仁者之風,就派遣太史慈前去求助。
劉備與孔融在此之前,沒有絲毫交情。
然而得到求助的劉備,卻盡起平原兵馬前往相救,此等仁義之舉,真正令其被天下諸侯所知。
如果換成短視之人,恐怕絕對不會耗費錢糧、兵馬,前去營救沒有絲毫矯情的孔融。
劉備卻傻乎乎這麼做了,雖然折損兵馬錢糧,卻得到了能夠揹負終身的名望。
及至後來,曹『操』領兵攻打徐州,所過之處屠戮百姓,屍橫遍野。
徐州牧陶謙向青州田楷求救。
劉備那時,正好在田楷帳下任職,當即率領幾千雜牌軍前去救援。
最終,曹『操』因為後方有失退兵。
此事過後,劉備仁義之名傳遍天下,最後陶謙甚至將徐州託付給他。
也正是因為劉備兩次無償救助他人,身上才被打上仁義標籤,也為其後來招攬人才打下了堅實基礎。
故此,劉備前半生看似屢戰屢敗,沒有積累什麼家當。
事實上,劉備大半生積累的名望,甚至強過千軍萬馬,只要給其機會,定會騰飛九霄。
由此也可以看出,名望在這個時代,究竟有多麼重要了。
然而,振奮過後的關羽,終究還是猶豫了。
他早知道『亂』將降至,好不容易攢下一些家當,就這麼捨棄真的不情願。
喜歡漢末武聖請大家收藏:()漢末武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