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和赤兔,前世有著斬不斷的緣分。
哪怕關羽靈魂來自後世,看到這匹渾身通紅如火的寶馬,仍舊感覺心中悸動。
歷史上的赤兔,真正主人只有三個,分別是董卓、呂布、關羽。
然董卓殘暴,赤兔在其眼中不過坐騎耳,根本沒能體現出自身價值。
呂布雖有萬夫莫當之勇,更讓赤兔因此揚名天下,卻是三姓家奴、反覆無常之人。
赤兔縱然跟隨兩人,卻並沒有真正的歸屬感。
呂布死後赤兔被曹『操』所得,不久便賞賜給關羽,赤兔才彷彿找到生存的意義。
關羽也正是得到赤兔以後,才有斬顏良、誅文丑的戰績,才能縱橫襄陽、威震華夏。
關羽把赤兔當做手足,赤兔也把關羽當做伯樂。
及至後來,關羽兵敗被殺,孫權將赤兔賞賜給擒獲關羽的馬忠。
那個時候的赤兔,早已名揚天下。
如果它願意臣服馬忠,肯定會得到最好照顧,最少也能安享晚年。
然正如關羽被圍麥城,面對勸降的諸葛瑾時所言: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面臨絕境,關羽選擇死戰而非投降,此等氣節感染著赤兔。
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
跟隨忠義關羽,赤兔終於找到價值所在,它願意忠誠的守護這位主人。
關羽被殺,赤兔累了,心如死灰。
哪怕面前擺放著上好草料,它腦海中仍舊回想著那句話: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赤兔,終於做出了選擇。
它沒有像以前那樣,主人死後更換主人繼續作戰。
它選擇了絕食。
數日過後,滴水未進的赤兔終於走了。
它去追誰自己最後的主人,也是唯一被認可的主人。
前世有關赤兔的種種傳說,先後浮現在關羽腦海中,這位沙場悍將不由雙目微紅。
“前世你不負我,此生我絕不負你。”
悄悄抹掉眼淚,關羽輕輕撫『摸』著赤兔那火紅『色』鬃『毛』,輕聲呢喃。
他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得到赤兔。
“律!”
赤兔彷彿聽懂了關羽的話。
它口中發出急促而又歡快的嘶鳴,然後載著關羽開始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