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陳宮以外,關羽很快就想到了董卓麾下謀士李儒。
這人為達目的不折手段,歷史上董卓能夠有那麼大聲勢,李儒功不可沒。
依照李儒『性』格,只要現在還沒有投奔董卓,關羽親自前去相請,應該能夠請動。
可惜的是,李儒早就投奔董卓。
他雖然為虎作倀,對於董卓忠誠卻毋庸置疑,關羽想要挖牆腳很難。
“看來,只剩下他了。”
關羽目光閃動,很快就下定了決心。
在這個階段,他所能夠招募到的頂級謀士,唯有歷史上那位毒士了。
賈詡在演義中,出場次數其實並不算多。
然而相信任何熟知三國曆史之人,都會對這位善於明哲保身的毒士印象深刻。
之所稱其為毒士,也並非無稽之談。
這裡的毒並非狠毒,而是指眼光毒辣、犀利,能夠準確切中要害。
當然,其中也有未達目的不折手段的意思。
不過對於賈詡毒士的稱呼,更多卻是正面褒獎,認可其目光遠大,算無遺策。
歷史上董卓兵敗,王允決心清算董卓餘黨之時。
李傕、郭汜等人手握重兵,卻仍舊心懷不安,居然打算各自逃亡。
賈詡當時亦董卓黨羽,為了自家『性』命,就向李傕、郭汜獻上了一條計策。
賈詡當時對李傕等人說:“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李傕等人聽到賈詡計策,這才決定率兵反叛,攻打長安。
正是為此,大漢威嚴才再次遭到狠狠踐踏。
這是賈詡出道以來所獻第一條計策,獻這條計策的初衷,也只是為了能夠活命。
殊不知,正是因為這條計策,卻將大漢推入絕境。
經受董卓、李傕等人連續禍害,天下諸侯對於漢室再也沒有了敬畏之心。
為求保命不顧後果,獻出這等禍國殃民計策,以及其精準無比的眼光,都可以看出賈詡之毒。
後來賈詡輔助張繡,以區區宛城之地屢敗曹『操』,更是讓曹『操』折損大將典韋,以及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
這三人,對曹『操』重要『性』不言而喻,卻都死於賈詡計謀之下。
不僅如此,就連曹『操』也差點殞命,由此也可以看出賈詡究竟多麼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