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乃當世大儒,懷著悲天憫人之心。
奈何朝中宦官當道。
縱然蔡邕有滿腔報國之志,屢次上書勸諫天子,仍然收效甚微。
很多時候。
蔡邕看著局勢越來越糟糕的大漢,痛心疾首之餘,卻根本做不出什麼改變。
可是現在,他雖然無官無職,卻以自己的能力改變雲中,讓許多無家可歸的百姓有了穩定歸屬。
直到此時,蔡邕才感覺到自己人生價值所在。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聽到蔡邕建議,關羽沉思半晌,終於決心採納。
如果單單販賣牛羊,關羽並不會有絲毫猶豫,牛羊賣錢換取到的糧食,肯定遠遠多過直接宰殺牛羊所得肉食。
只不過,戰馬可是戰略物資。
雖說呂布、徐晃二人屢次出塞劫掠,這麼長時間來斬獲極其豐厚。
然而,這種斬獲也並非毫無代價,不少士卒都永眠在了塞外草原之上。
不僅如此,隨著兩人劫掠次數越來越多,那些鮮卑部落被『逼』不斷往北遷移。
時至今日,兩人再想出塞劫掠已經非常困難。
正是為此,關羽才停止了這個長達一年的軍事行動,反而讓兩人在雲中練兵。
由於流民以及河東青壯的湧入,兵源得到極大補充。
僅僅過去一年時間,關羽就組建了兩千人的騎兵,不過戰鬥力仍舊有些堪憂。
這些百姓,畢竟不是百戰精兵。
有些人甚至不會騎馬,想要成為真正騎兵精銳,至少需要三五年時間。
雖說以關羽如今職位,兵力可以繼續擴充。
然而,騎兵對於糧草的消耗無比巨大,騎兵俸祿也是很大開銷。
以雲中如今狀況,供養兩千騎兵都十分困難,再也無力增兵。
無奈之下,關羽也暫時打消了擴軍的準備
擁有兩千騎兵的雲中,也有能力守護大漢北疆安危。
至於國內將要爆發的戰爭,尚且不是關羽需要『操』心的事情。
“諸公,雒陽急報。”
就在此時,一身戎裝的徐晃忽然進來,手中還拿著一份文書。
關羽急忙接過文書,看過裡面內容之後,臉上表情無比精彩。
“還請先生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