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縣東郊,別緻的小庭院內。
“哇!”
關羽剛剛來到門口,就聽到了嬰兒的嘹亮哭聲,不由微微發怔。
“破鮮卑中郎將,河東關羽前來拜訪先生。”
收斂心思,關羽氣沉丹田,對著庭院內朗聲喊道。
“嘎吱。”
房門被開啟,一襲青衫的中年男子映入眼簾。
男子看起來四十多歲,雖然衣著並不怎麼華麗,舉止間卻有種從容氣度。
此人正是被流放的大儒蔡邕。
蔡邕被流放雲中郡,自然要歸屬關羽管轄。
按照常理來講,當地主官對待這類流放犯人,可不會對他們太過客氣。
勞作戍邊,是被流放者必然要經歷的事情。
然而,關雄深知蔡邕乃當世大儒,雖然明知對方是被流放的犯人,卻仍舊不敢有絲毫怠慢。
若非蔡邕堅持,恐怕關雄早就將蔡邕接到將軍府居住了。
“罪犯蔡邕,見過將軍。”
蔡邕並沒有因為自己聲望,而對眼前年少將軍有所輕視,反而放低了自己姿態。
如此行為,並非因為蔡邕寄人籬下才放下身段,而是他銘記律法,知道自己乃是罪犯身份。
雖說蔡邕被人冤枉,才落得如此下場,畢竟也是天子降詔。
蔡邕身為朝中大臣,自然不會不遵天子詔書。
“某不過鄉村野漢,如何受得起先生如此大禮!”
看到蔡邕向自己鄭重躬身行禮,關羽急忙上前托住對方雙臂,有些惶恐的說道。
以蔡邕如今名望,莫說毫無根基的關羽。
就算是那些出身世家的名士,也不敢承受蔡邕這般禮儀。
“在下如今乃戴罪之身,將軍乃在下上官,在下又豈敢不遵禮儀?”
“先生萬莫如此。”
“先生與臧將軍有舊,某乃臧將軍舊部,此次有幸得到破鮮卑中郎將職位,也多虧先生在朝中百般斡旋。”
“先生被『奸』人所害,以致流放至此,若這般對我,豈非陷我於不義!”
“若先生憐憫在下,直接稱呼在下阿羽即可。”
正如關羽所言。
雖說兩人之間並未有過交集,然而無論是臧旻與蔡邕的關係,還是蔡邕在朝中的據理力爭,都可以算得上對關羽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