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之戰先是成就了威震華夏的關羽,而後更是以關羽為臺階,成就了徐晃這位名將。
雲長前世崇拜祖上關羽,對於那場將關羽聲望推往頂峰的戰役,不可能不清楚。
不過也正是被徐晃擊敗以後,關羽就迅速從巔峰滑落,直到走向滅亡。
故此,雲長前世每每看到這裡,就忍不住唏噓感嘆。
特別是雲長看到,關羽、徐晃這兩位至交好友,先在戰場上聊天敘舊,轉眼就各為其主相互廝殺,更是時常扼腕嘆息。
重活一世,關羽想要改變歷史上的慘劇。
無論是為了徐晃這位大才本身,還是想要彌補前世遺憾,關羽都必須找到徐晃。
楊縣,位於河東郡東北方向。
這個小縣城,除了汾水從此地流過以外,並無什麼特別之處。
城內,二十出頭的徐晃抱刀靠在牆上,聽著旁邊之人高談闊論,眼中『露』出神往之『色』。
徐晃年少成名,在縣中擔任小吏。
有了徐晃這種人物存在,楊縣還比較安穩,根本沒有什麼『毛』賊出沒。
故此,徐晃平常也不太忙,大多時候都混在市井之內。
“聽說檀石槐統帥十萬兵馬,關將軍單人獨騎衝入陣中,於萬軍中斬殺鮮卑可汗,而後縱馬橫刀安然退去。”
“不僅如此,鮮卑王庭如此險要去處,關將軍直接縱馬越過大河,殺散駐守橋頭的鮮卑守軍,匈奴騎兵這才進入鮮卑王庭。”
“我聞關將軍尚未及冠,卻也不知是否如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還有假,關將軍可是我們河東人氏,早在解縣之時就已經無人不知。”
“據說關將軍十四歲時候,看到當地豪強帶領十幾位家奴欺負『婦』人,關將軍赤手空拳將這些人打翻,從此無人膽敢小覷關將軍。”
……
街頭巷尾,幾乎每日都在談論破鮮卑中郎將關羽。
如今大漢盜匪四起,百姓們每日都惶惶不可終日,好不容易出現一位少年英雄,自然成了百姓們的希望與談資。
最重要的卻是,這位英雄還是河東人氏。
前文提及過數次,漢人鄉土觀念極深,其實不僅僅在漢代,哪怕後世亦如此。
本郡出了關羽這等年輕豪傑,鄉勇自然毫不吝嗇讚美。
“可惜關將軍屯兵邊塞,我想去追隨奈何山高路遠,也不知關將軍會不會收留。”
“是啊,我等整日遊手好閒,若能在關將軍這等豪傑帳下效命,雖死無憾。”
徐晃靜靜聽著。
前些天,他已經從公文中瞭解到了那場戰爭全貌。
雖然明知這些人言辭中,難免有些誇大之詞,徐晃也百聽不膩。
事實上,縱然關羽事蹟沒有被任何誇大,也足以讓徐晃感到震驚。
“策馬北上,揚名塞外,大丈夫當如是!”
徐晃看著手中都沒見過血的刀,臉上不由流『露』出些許失落。
“哇,好神駿的戰馬!”
就在此時,遠處街道上忽然傳來一陣喧鬧。
徐晃舉目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