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遼東屬國北疆。
這日晴空萬里,遼東屬國長史公孫瓚,帶領數十騎巡視邊疆。
公孫瓚身材高大,聲音洪亮,哪怕戴著頭盔,仍舊隱隱能夠看出那英俊的臉龐。
若有後世人看到這個極度英俊的男子,肯定不會將其與歷史上,那位粗猛好殺的諸侯混為一談。
事實上,公孫瓚的確俊美異常。
他本來出身貧寒,在漢末這個歷史大背景下,想要出人頭地非常困難。
然而,正是因為公孫瓚長相俊美,更兼聲音洪亮動聽,才會被涿郡太守劉其看重,將其邀為女婿。
涿郡太守為了給自己女婿鋪路,後來託關係讓公孫瓚拜當朝大儒盧植為師。
也正是在身為盧植學生期間,公孫瓚才與劉備相識,並且得到年輕劉備的敬重,將其奉為兄長。
直到廬江郡再次發生蠻族叛『亂』,朝廷徵調對蠻族有恩威信義的盧植為廬江太守,公孫瓚這段求學之路才結束。
隨後,涿郡太守並未安排官職給公孫瓚,反而讓其為自己保管車駕。
然而沒過多久,太守劉其就因觸犯律法被髮配到交州日南,公孫瓚卻不離不棄,不惜違背律法喬裝成士卒,沿途護送劉其。
劉其尚未抵達日南,就被赦免罪行、官復原職。
從此以後,公孫瓚那種為恩主盡忠的品德,就在幽州廣為流傳,很快便被舉為孝廉,並且調往遼東屬國擔任長史。
公孫瓚這樣一位出身貧寒之人,年紀輕輕便名揚州郡,而且能夠擔任一郡長史,卻也算得上是功成名就。
然而,公孫瓚並不滿足。
他當初得到劉其賞識,並非僅僅因為長相俊美,自身勇武過人以及謀略非凡,也是被劉其看重的地方。
只不過,公孫瓚這些優點,如今並不被人廣泛所知。
“公孫長史,鮮卑人經常越境前來此地,我們只有幾十騎,若是遇上大股鮮卑騎兵恐怕凶多吉少。”
“不如,我們現在撤退吧。”
隨行軍官看著正舉目眺望的公孫瓚,臉上流『露』出些許憂慮。
這裡地處遼東屬國與鮮卑交界處,經常有鮮卑騎兵越境劫掠,百姓可謂深受其害。
面對來去如風而又人數眾多的鮮卑騎兵,這些漢軍多少有些膽怯。
“爾等身為漢軍,卻聞鮮卑之名『色』變,某羞與爾等為伍!”
公孫瓚聞言,當即勃然大怒。
縱觀公孫瓚一生,對待異族可謂是手段鐵血,自己更是寧折不彎的『性』格。
他最看不起那些軟骨頭,故此看到手下這麼沒骨氣,當即勃然變『色』。
更何況,如今大漢正與鮮卑交戰,雖然戰火併未蔓延至東部鮮卑,公孫瓚仍然不認為,鮮卑人會在這個時候大舉南下。
“踏踏踏!”
然而公孫瓚話音剛落,就隱隱聽見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
他急忙舉目望去,當即看到數百鮮卑騎兵縱馬奔騰而來,當即臉『色』大變。
“公孫長史,是鮮卑騎兵,速速撤退!”
隨行將官看到奔騰而來的鮮卑騎兵,不由肝膽俱裂,急忙大聲呼喊。
“撤!”
雙方兵力相差十倍,哪怕公孫瓚自忖勇武過人,亦不敢真的上去與鮮卑人死戰。
無奈之下,公孫瓚只得帶著數十騎倉皇逃去。
“殺!”
然而,那些鮮卑騎兵卻並不想放過這些漢軍,當即領兵銜尾追殺。
鮮卑馬快,哪怕公孫瓚等人拼命逃跑,雙方距離仍舊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