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也的確如此。
雲長的建議終於打動了臧旻,將鮮卑青壯編入先鋒軍,又派遣軍隊押解鮮卑老弱『婦』孺驅趕牛羊戰馬。
不過在臨走之前,臧旻卻私下給雲長一道命令:“若遭遇鮮卑部落,則以鮮卑青壯為先鋒,待其傷亡慘重以後再派兵收割戰果。”
“否則攻破鮮卑部落就納其青壯為卒,長此以往鮮卑青壯俘虜數量甚至會超越漢軍,必成禍患。”
雖然從本心來講,雲長並不希望把鮮卑青壯當作炮灰。
可理智告訴他,臧旻這種做法沒錯。
草原上的鮮卑人要遠遠多於漢軍,利用鮮卑族人固然可以威脅鮮卑青壯為己用,卻也必須防止鮮卑青壯反噬主人。
一旦軍中鮮卑青壯總人數太多,難保他們不會發生叛『亂』。
那麼利用戰爭消耗這些鮮卑青壯,不僅能夠幫助漢軍攻破一個個鮮卑部落,還可以不斷消耗這些鮮卑青壯。
如此,就算沿途不斷收攏鮮卑俘虜,這些俘虜也掀不起多大風浪。
“將軍,前面又有一個鮮卑部落,總人口不足兩百。”
縱馬行軍半日,嚮導再次準確找到了一個小型鮮卑部落。
雲長先是派人偵察到鮮卑部落詳情,而後驅趕兩百鮮卑俘虜發起進攻,很快就攻破了這個小型鮮卑部落。
不得不說,以鮮卑人進攻其餘鮮卑部落,效果遠遠比漢軍自己動手更好。
面對同樣的鮮卑人,小型部落只要感覺抵擋不住,就會毫不猶豫舉族投降。
可是面對漢軍的時候,除非到了最後關頭,鮮卑人絕對不會投降。
就這樣,雲長再次收編了五十餘名鮮卑青壯為先鋒,其餘人全被臧旻派人集中看管。
雲長則帶著逐漸壯大的隊伍,繼續朝著慕容部落方向趕去。
連續八日,雲長率領先鋒軍攻下十個鮮卑部落,其中大的部落有近千人,小的部落只有十幾人。
十個鮮卑部落為漢軍貢獻了無數牛羊戰馬,先鋒軍也由最初的五百增加到了一千兩百人。
至於臧旻帶領漢軍押解的鮮卑俘虜,已經有六千餘眾,行軍速度卻是被大大拖累。
由於雲長率領鮮卑青壯攻無不克,到了後來甚至不用漢軍親自動手,鮮卑青壯就會攻下一個個部落。
輕鬆得到如此多的功勞,也不由讓許多將領眼紅,不少漢軍將領都紛紛請戰,想要成為先鋒軍將領,撈取戰功。
本來被眾人敬畏的關羽,也逐漸遭人嫉恨起來。
“兄長,我聽說不少將領都建議撤換先鋒官,另外派人當做先鋒。”
關雄騎在馬上,有些憤憤的對著雲長說道。
“試問除了兄長,還有何人能夠懾服這些桀驁的鮮卑人?”
正如關雄所言那般,這些鮮卑青壯之所以如此規矩,固然有自己族人成為人質的緣故。
然而在戰場上宛若魔神降世的雲長,卻也極大懾服了這些鮮卑青壯,讓他們不敢生起任何異心。
假如真的更換先鋒主將,這些鮮卑青壯不見得會聽話。
“以將軍之智,料想不會做出臨陣換將之事,此事你休要再提!”
雲長卻是嚴厲喝止了關雄的抱怨,反而將視線放在了前面鮮卑青壯身上,眼中『露』出些許憂慮。
“鮮卑降卒多於漢軍,這可並不是什麼好徵兆。”
喜歡漢末武聖請大家收藏:()漢末武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