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花錢如流水這個缺點以外,魏來《流浪地球》的籌備可以說是非常順利。
利用3d列印技術以及其他工業製造方法,各種會在電影中用到的道具和裝置,都根據建模出來的設計稿有序的製造出來。
拍攝電影所需要用到的各種大型拍攝裝置,也在有條不紊的安裝中。
佔地近萬平方米的攝影棚裡,各種科幻場景也在搶工搭建中。
一切準備工作都比魏來預料中還要迅速,在日子走到炎炎夏日的時候,劇組的前期籌備工作就幾乎進入尾聲了。
這比他預料的年底才能開機無疑是快多了,和郭帆三年才籌備完成的速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能夠籌備的這麼順利和快速,主要還是因為錢到位的及時罷了。
整部電影還沒正式開機呢,魏來光是給劇組工作人員發工資就已經發了幾百萬,租地和建設費用又花了幾千萬,再加上各種裝置的租聘,以及後續支出,電影還沒開始拍呢,一兩個億就要花出去了。
換成其他普通的電影,這一兩個億都夠他們拍完整部電影再加上後續宣發費用了。
但是到魏來手上,這才夠搞定前期籌備工作而已。
也難怪這種大型的科幻電影,以前華夏電影界從來沒人嘗試過,實在是投資太高,且回報風險更高!
也就魏來利用兩部“小成本”的科幻片開啟國際市場後,才有這個魄力,有這個吸引力,讓國內外的製片公司看好,敢投錢過來了。
“演員招募的事情要開始準備了。”
看著一片忙碌的工地,冬裝已經換成夏服的魏來雙手抱胸,鄭重的和演員副導說道:“這次流浪地球的拍攝,角色演員先不談,光是群眾演員,對我們劇組來說,就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
“整部電影估計要出動一萬以上的群眾演員,有非常多大場面要拍。”
“怎麼協調好這麼多群眾演員,這對你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演員副導,雖然說掛著一個副導演的職稱,但是實際上在片場乾的就是調控群眾演員的工作。
比如和群演領隊之間的對接,給群演講戲,帶他們走位,安排群演的服裝、餐食之類的事情,全都是演員副導負責的。
小的劇組,這些事情演員副導一個人就可以包乾,大的劇組,則由演員副導建立一支團隊,專門為此服務。
魏來的演員副導名字叫馮丹,是魏來從電視劇轉電影之後才啟用的一位專業人士,跟著魏來拍過《火星救援》和《地心引力》這兩部“科幻大作”!
但是說真的,馮丹在這兩部電影的拍攝中,工作量是很輕鬆的,畢竟這兩部電影都沒幾個群演,也就《火星救援》地面劇情的寥寥幾場戲忙一些。
可是這次不一樣,《流浪地球》這次將會有非常多“大場面”,要用上大量的群演。
地下城內的社會結構、回憶殺中當年抽取地下城進入名額時的人間百態眾生相,還有王磊回憶中魔都“陸沉”時的末日災難。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中有大量劇情需要非常多群演出鏡,而且個個都是震撼的大場面。
如何在這些戲份的拍攝過程中,排程指揮好群演們,順利的完成拍攝,對馮丹來說絕對是一個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