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航天科技集團總部。
一輛黑色的保姆車,低調的駛進了航天科技集團的內部停車場。
穿著一身白t恤牛仔褲,看著就像個剛畢業大學生的魏來,從車上下來,與迎面來迎接他的工作人員熱情握手。
“你好你好。”
“魏導您好,歡迎來到航天科技集團做客!”
魏來臉上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在這位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往內部的辦公大樓走去。
他鬧了一個笑話。
因為美國那邊,負責航空航天工程的是nasa,也就是美國航空航天局。
所以理所當然的,魏來就以為華夏這邊負責航空航天工作的,是華夏航天局,也就是sa。
但是沒想到,他鬧了一個大烏龍。
實際上負責航空航天器生產、發射、指揮遙控等等工作的,是華夏航天科技集團,也就是sc。
而sa實際上只負責民用航天管理及國際空間合作的政府機構,履行政府相應的管理職責。
相比於對航天發射活動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sa更像是一個諮詢和規劃機構,而且並非涉及到國內所有重大航天領域。
簡單的說,就是sa是負責制定國家航天政策和法規、發展規劃、計劃和行業標準的,只管大方向上面的事情,是一個行政機構。
而sc才是具體幹活的。
從長征系列火箭,到大部分北斗衛星,國內發射的通訊衛星,還有遙感衛星,這些都是casc涉及的部分。
像重型運載火箭、火星探測、小行星探測、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等一批新的重大科技專案和重大工程,都是sc具體工作的。
所以魏來要找拍攝合作的話,得找sc才行,至少航天器的指揮中心都隸屬於sc。
當然,具體到各發射中心,卻又和上述兩家機構都沒啥關係了,是屬於裝備發展部的。
華夏這邊關於航空航天方面的工作劃分,實在是非常的繁瑣,魏來一時半會還真搞不清楚。
別說他了,就連電影局那邊都沒搞清楚,還是電影局那邊聯絡了sa之後,才大致弄明白了,又幫《火星救援》劇組聯絡上了sc。
“魏導,歡迎啊!”
“國內終於有導演拍攝關於我們華夏航天的電影了!”
進入總部大樓,一位四十多歲,戴著眼鏡,一看就是領導的中年男子便迎了上來,親切的握住魏來的手說道:“我看過《火星搜救》的劇本了。”
“這劇本寫得好!”
“我們華夏航天就是這樣,不會拋棄任何一個為國奮戰的宇航員的!”
“如果真的有宇航員因為意外滯留在火星,我們肯定是會拼盡全力,調動全國一切力量組織營救工作的!”
魏來含笑點點頭,收下了這番誇讚。
華夏人的英雄主義,和美國人確實是不一樣的。
美國人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希望每個人都是屬於自己的英雄,相信自己可以無所不能。
所以在《火星救援》裡放大了男主角在火星上努力的作用,減小了地球方面的努力作用。
好像地球這邊唯一的努力,就是打了一發失敗的救援火箭。
最終還得靠外國人援助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