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來也亢奮了起來,期待的說道:“一集不知道能不能賣出三十萬!”
一般電視劇是按照集數來賣錢的。
因為請演員的時候也是按照集數給錢,所以這樣比較好算成本和利潤。
如果《惡作劇之吻》能一集賣三十萬的話,總共能賣出960萬!
看起來好像不多,也就堪堪夠收回投資成本。
但是後面還有一場廣告招商會!
因為這部劇籌備的時候是小成本的劇,而且魏來也不喜歡劇中廣告植入,所以並沒有提前賣劇中植入廣告。
但是現在電視劇廣告業也已經很成熟了。
有冠名廣告、片頭廣告和插入廣告!
除了冠名廣告之外,片頭廣告和插入廣告,都是直接在劇集裡插入一段一分鐘左右的廣告。
這個廣告不是平臺植入的,所以平臺的會員不能跳過。
不過看劇的時候可以直接快進掉。
這冠名廣告、片頭廣告和插入廣告加起來,差不多也能賣個大幾百萬。
然後還有電視臺的一輪播放、二輪播放、三輪播放可以賣!
一般來說,一部電視劇線上上平臺賣出的價格,能夠收回投資就算是大成功了!
因為後面的廣告、電視臺分銷就相當於是純利潤了!
有很大一部分電視劇,特別是小中成本的電視劇,大多在第一輪銷售都是收不回成本的。
要等電視臺賣掉第二輪、第三輪的播放權,再加上廣告收入,才能夠盈利!
能第一輪線上播出就收回投資,那已經是一個優秀專案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魏來覺得自己的目標是線上獨播權就收回成本,已經是很自信的目標了。
但是沒想到,羅倩兒聽到他這麼說後,卻翻了個白眼:“三大影片平臺都感興趣。”
“這不賣個一千五百萬,好意思嗎?”
“這次線上獨播權的銷售,我的底線就是一千五百萬!”
“我們的口徑要統一,這部劇的製作成本,就是一千五百萬。”
“懂?”
魏來錯愕的看向了羅倩兒。
好傢伙,資本家就是資本家。
合著業內說的“收回成本”,是收回這麼一個成本啊?
羅倩兒耐心的和魏來解釋道:“三大平臺購片,其實就是一個看人下菜碟的事。”
“那些坐擁頂流演員,熱門小說改編,電視劇還沒開拍,只是立項就已經未播先火的劇,三大平臺自然是搶著要,甚至自己拍。”
“有的時候立項的時候說是投資2億,拍完連段預告都還沒剪出來,就三四億賣掉了線上獨播權。”
“這錢賺的又輕鬆,又快。”
“但是實際上,這只是少數情況。”
“圈內一年能有幾部這樣的劇?”
“滿打滿算,能有個十幾二十部,那都是鼎盛的情況了!”
“你猜猜三大平臺,哪裡來的那麼多錢,這麼豪爽的賣這些大流量,大製作的劇?”
“動不動就是幾個億的往外砸,大機率都無法回本。”
“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會虧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