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這一開口,弄得劉婆子臉上表情也挺複雜的。
葉氏在旁邊低聲警告了沈春一句“說什麼呢。”
但臉上卻沒有絲毫責怪的意思。
顯然也是覺得那馬家的兒子腦子怕不是有什麼問題。
不然但凡是個正常人,也做不出來這種事兒啊。
劉婆子顯然也是這樣認為的。
可當著沈家人的面兒,她總不能也跟著附和。
只能好言解釋道“這事兒也確實,是他們家先做的不對,不過那馬伕人也跟我說了,她家兒子剛回到家就跟家裡長輩認了錯,也知道自己這事兒做的不合適了,因此這趟來,也是讓我轉告一下,給您家賠個不是。”
葉氏聽了這話冷冷一笑“賠不是就不必了,畢竟人家想找個能識文認字的,也不過是個人喜好不同罷了,怨不得誰。只是我家春兒不巧,沒念過書,也大字不識幾個,恐怕是沒緣分跟他家結親了,依我看,這門婚事還是就此作罷了吧,也勞煩您回頭跟那邊兒說一聲,我們家春兒跟他家兒子不合適,往後此事還是不必再提了。”
她這意思,就是不管那馬家的兒子認不認錯,他們家都不可能再跟馬家結親了。
劉婆子其實來之前就想過這事兒會是這麼個結局。
因此這會兒也沒什麼意外的。
只是到底有些不好意思,所以還是再三給葉氏賠了幾句不是,然後才走了。
大房沈春的婚事就此便暫時耽擱了下來。
而接下來一段時間,他們也沒心思再想這事兒了。
盛夏一到,沈家不管鎮上還是縣裡的生意都又迎來了旺季。
尤其沈秋還給大房這邊出主意,讓他們在每天下午又加了燒烤這一道吃食。
因此這會兒一到了傍晚那會兒,鎮上的店裡就更是忙碌不堪。
幾乎每天都得忙到深夜才能關店。
為了這個,大房夫妻倆還在商量之下,在鎮上尋摸了一處小院兒買了下來。
趁著這段時間忙得特別厲害的時候,每天晚上一家人也省的回去了,就乾脆住在鎮上。
如此一來倒也省下了他們來回奔波。
不過至此村裡那三座宅子,卻是徹底空下來了。
還是等這段最忙的時間過去以後,大房的葉氏和沈春才終於有空回了一趟家,將幾家院子收拾了一番。
而此時,因為店裡人手充足。
即便是在最忙的時段,沈秋也都很是悠閒。
於是閒不住的某人又開始琢磨著開新店的事兒了。
只不過這次她卻不打算再繼續往周邊其他縣城發展了。
而是決定往更大的地方去。
她想去京城!
盛夏的夜晚,二房一家人忙完回到家,洗漱過後在院子裡納涼時,沈秋將自己這個想法講了出來。
沈二郎和周氏一下都愣住了。
沈夏呆了一瞬問她“京城那麼遠,你怎麼會想到去那裡開店呢?”
沈秋笑了笑說道“也不算很遠吧,坐馬車的話兩天也就到了,其實還挺近的。”
“而且咱們家生意越做越大,總不能老在鎮上和縣城這些地方打轉,總得去更大的地方發展發展不是麼?”
現如今這個時代的交通工具有限。
人們出行基本不是靠腿,就是坐馬車或者騎馬。
因此在前世坐高鐵一個小時就能到的地方。
放到這個時候,差不多都趕著馬車慢慢悠悠的晃一天才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