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裡飯館開張前幾天,沈家可真是忙了個人仰馬翻。
幾乎沒有一天不到深夜才歇業。
不過大家現在這個階段正是累並快樂著。
幾天下來,光是盤算著每天的收入都足夠讓大家的疲憊一掃而空,只餘欣喜了。
不過這樣忙碌的情況也沒一直持續下去。
等開業前幾天的熱度過了以後,沈家飯館的生意便慢慢恢復正常。
而這個時候,已經一連來幫忙好幾天的大房一家也是不能再繼續待下去了。
等到第四天一早,便收拾東西回了鎮上。
自打決定在縣裡開店以後。
沈家便針對鎮上的鋪子經營事項商量了一番。
畢竟往後如果縣裡的生意忙起來,鎮上的鋪子二房肯定是顧不上插手了。
三房一家也打算來縣裡幫忙,去不了鎮上。
那鎮上的鋪子就得全權交由大房一家經營。
所以在這分成佔比的事情上,他們也得重新商議。
再有一個,沈秋之前說過建議將幾房的孩子們都送去唸書的。
女兒家學堂不收也就罷了,男孩子卻是不行。
尤其是大虎二虎,如今年紀也已經很不小了。
所以等縣裡的生意穩定下來後,沈秋也沒忘了奔波這事兒。
正巧此時她經過幾次和傅清婉的接觸,已經知曉了她的身份。
兩人關係處的還不錯。
沈秋便跟她打聽著縣裡的書院,然後想辦法將家裡幾個孩子送了進去。
不過這樣一來,幾房的經濟壓力瞬間更大了。
畢竟在如今這個時代,讀書識字可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交於書院的束脩也就罷了,不算很貴。
但筆墨紙硯,還有一些書籍卻是十分昂貴的。
一本書有時候甚至能賣到二三兩銀子的價格。
這樣幾本下來,便是如沈秋他們這樣已經寬裕很多的家庭也感到了壓力。
就更別提那些常年只能面朝黃土靠地裡那點收成填飽肚子的農民了。
想要花錢供出一個讀書人來,那可真是舉全家之力。
不過好在沈秋他們幾家現在的生意做的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