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最後結果是不錯。
沈三郎嘴皮子利索,又有點兒自來熟。
是以最後還是他跑遍了大街小巷,問了不少人,才找到幾個合適的師傅。
談好了價錢後,便然後直接開工了。
周氏和沈二郎則忙著準備往後住在這裡的傢俱,還有添一些零碎的東西。
沈秋也沒閒著,趁著工人正修整的時候,便在店裡待著設計往後的佈局,還有需要的桌椅那些。
她自己心裡有點兒想法,但跟周氏他們說,他們也不懂。
於是只能自己悶頭琢磨。
一邊設計一邊修改。
還得不停的在店裡轉悠來回量尺寸,考慮東西做出來以後放置的問題。
開一家店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尤其是自己重新裝修鋪子,那就更是複雜。
看似程式簡單。
修整牆面地面,和給一些掉漆的柱子重新補漆,再把一些不穩當的地方重新修繕一番。
另外再把格局改動好,添上桌椅板凳,和一些需要的東西。
再張羅一番,買串鞭炮弄個牌匾,就能開張了。
可實際上真的弄起來,光這前面一些的工作,七零八碎的地方就不少。
再有他們家人也不多。
沈秋自己每天就光為著設計圖的事頭禿了,其他地方自然也沒時間幫忙。
而周氏他們也沒個閒下來的時候,每天不是在鋪子裡監工,盯著有哪些怕漏下的地方。
就是在滿縣城的來回奔波,採買店裡需要的一些小物件兒。
別的不說,你要開飯館,那鍋碗瓢盆總得買吧?
而且兩層樓的地方,那麼多張桌子,光客人就能容納不老少,廚房裡的東西總不能買少了吧?
而這東西買的一多了,這一下就得一筆不小的開銷。
周氏他們心疼銀子啊,因此就得貨比三家,不停來回的看。
還得選那質量好的,價錢又合適的。
反覆思量再思量著才能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