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一番話說的情真意切。
周氏也聽得面露感慨,不再客氣。
轉頭又仔細叮囑了幾句灶上的事兒,便緊趕著不再耽誤時間,拉著沈二郎一起回家弄豆腐去了。
好在這會兒時間還早。
如果順利的話,那趕在晚飯前,他們應該能來得及回來。
只不過經此一事,沈秋心裡倒是覺得,這麼來回的弄豆腐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不說中間那些麻煩。
就是每次店裡材料不足需要補充的時候,還得緊趕慢趕的大老遠跑回家再跑回來,都不夠耽誤工夫的。
沈秋心裡琢磨著是不是該給自家買個石磨了。
不過這事兒她也不能自己直接決定。
於是等周氏他們走了沒多會兒,沈秋便直接拉著家裡人一起商量起來。
“大伯,三叔,我尋思著,總這樣也不是個辦法,正好咱家現在手頭也不算太緊張,不如就乾脆買個石磨放在後院兒,以後直接在鎮上磨豆腐,你們覺得怎麼樣?”
沈秋看著眾人:“這樣一來,一是不用咱們以後再帶著那麼多豆腐來回跑了,二來,有個石磨,咱家以後再想磨點兒什麼東西,也方便的很,隨時都能弄,大家覺得呢?”
沈秋忽然提出這件事,是誰都沒想到的。
不過沈三郎卻是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積極地表示了贊同。
“我覺得可以,豆腐這東西太容易碎了,路上顛簸起來,保不齊就要碎上一些,而且還得仔細著沾了灰塵什麼的,忒麻煩,還是在店裡直接弄完直接用的好,我贊同三丫說的,買個石磨放在咱這後院兒,方便。”
葉氏和張氏兩個女人家,對家裡其他一些小事兒還好提一些想法,但對上跟做生意有關的東西之類的,卻是很少發表什麼意見。
基本上都是聽自家男人的,生怕自己瞎說八道攪合了什麼。
所以這會兒沈秋一問,葉氏和張氏便都沒有說話,只靜靜做著手裡的活兒,然後聽自家男人發表意見。
好在沈大郎仔細思考了片刻之後,也覺得這事兒可行,點了點頭。
“三丫說的有道理,自家弄個石磨,確實是要方便許多,就是這東西恐怕不好弄,價錢上估計也不會太便宜。”
果然是習慣了每天收賬的人。
沈大郎第一時間不出意外,便考慮到了這東西的價格問題上,也是最實際的問題上。
那就是,買一個石磨是方便,但如果太貴的話,會不會不太划算?
如果太貴的話,還值得買麼?
而在這一點上,沈三郎跟沈大郎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格。
一聽沈大郎這話,沈三郎幾乎瞬間就給出反應,毫不在意道:“嗐,就這麼個玩意兒,能花多少錢,大不了咱就買個小點兒的麼,再說要放在店裡,那這買磨的錢就肯定就是咱三家平攤,這樣算下來也就沒多少了,咱肯定買得起。”
他都問不問一句其他人的想法,便直接說了這錢三家平攤的話。
但凡換做其他任何一家有自己私心的兄弟,他這話都會非常不討好,保不齊還會引起點兒什麼矛盾之類的。
可恰好的一點是,沈家如今沒有任何一個人有這種想法。
不僅如此,在針對自家生意上,尤其是針對沈秋提出的各種意見和想法上,他們家都很少會有人拒絕。
而在所有人都同意,且知道沈家能有今天這門生意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著沈秋忙活起來的情況下,也就更加不存在什麼自己小心思的事情了。
大家巴不得都勁兒往一處使,把自家生意做的越大越好呢,又怎麼會去做那犯渾拖後腿的存在。
因此聽了沈三郎這話,沈大郎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