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條是沈秋之前就特意讓周氏留下的。
周氏也跟沈大郎和張氏說了,所以兩人這會兒並不驚訝。
畢竟人情往來這個東西,他們都這麼大年紀了,自然不會還比不過一個小孩子去。
之前沒想著這事兒,也是初來乍到頭一次做買賣,心思緊張,顧不上而已。
這會兒錢掙到了,大家的心也都落定了,便也有了心思跟老朱寒暄。
老朱這人也熱情,而且明顯對沈家印象很好。
跟沈大郎聊了好一會兒後,發現兩人居然還挺說得來,便越發高興。
不過後來眼看著再說下去就要耽誤時間了,老朱終於依依不捨的住了口,道別後回去收拾自己的攤子。
沈秋見兩人聊得歡,也沒再這兒乾巴巴的等著。
拉著沈三郎便去找自己前面說好賣雞的那戶人家,又買了一隻老母雞回來。
沈家眾人也趁這個時候收拾好了所有東西,一起樂樂呵呵的打道回府。
一行人出去的時候時間還早,村裡並沒有人看見他們。
但等回來的時候卻正趕上傍晚時分。
村裡有不少人回家做飯,但也有許多在村子裡溜溜達達的找人閒話。
看見沈家一群人熱熱鬧鬧的回來,立馬便好奇的湊過去。
“你家這是幹啥去了,這怎麼還推了個箱子呢?”
有人不認識這推車的模樣,以為他們是推了個大箱子出門去了。
也有那鼻子尖的,聞到了小推車裡殘留的酸辣粉香味,再看到沈三郎拎在手裡的老母雞,便問:“三郎,你家這是弄什麼好吃的去了,怎麼這麼香。”
都是鄉里鄉親的,雖然今天沒在鎮上撞見,但往後卻說不定。
所以沈家也沒打算騙人,不過也沒說的太詳細。
只道:“沒啥,就是想著去鎮上隨便擺個攤兒賣點吃食,能多少掙點兒錢,也好早點兒給我四弟娶媳婦兒啊。”
沈三郎說著,還不忘提了沈四郎一句。
沈秋有些好笑的看了他一眼,心裡卻是豎起了大拇指。
沈家分家這事兒在村裡不是秘密。
其他三房要在三個月之內湊夠十兩銀子給沈四郎娶親這事兒,也都傳遍了。
故此沈三郎只這麼一說,大家的注意力便立馬被轉移了。
紛紛談論起這事兒來,一個個都指責起沈老太和沈四郎,覺得他們做事兒實在太過,不給沈家其他幾房留活路。
要知道那可是十兩銀子啊,他們這種普通的農戶人家,不知道要攢多久才能攢出來呢。
可沈老太竟然讓這兄弟幾個三個月內就湊齊,實在是心硬。
不過沈家幾個人聽了這些話也沒什麼反應。
如果說以前他們聽見別人議論沈老太和沈四郎,還會看在一家人的面子上維護幾句的話。
那最近沈老太做出的一番舉動,早就把沈家其他人的心傷透了。
所以此刻面對大家的議論,沈家人最多也就能做到沉默,便是極限了。
不過因為這話題一轉,一時倒也沒再有那麼多人追問他們擺攤兒的事。
沈大郎見狀便趕忙推著小推車擠出人群往家去。
其他人也趕忙跟上。
等回到家裡,葉氏早已經張羅開了晚飯。
沈春和沈夏兩姐妹也跟著在廚房打下手幫忙。
見到沈大郎他們回來,大家都很是激動。
又一問,得知今天準備的東西全都賣出去了以後,更是開心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