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做單機遊戲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事實證明單機遊戲是有利潤可以賺取的,尤其是如今的這個環境已經慢慢變暖的情況。
但這個範圍在縮小一下,高投入的成本再加上僅限於國內題材的單機遊戲,那麼這個利潤就已經被擠壓了,國內的遊戲廠商很少會有人涉足這一塊了。
就算涉足進來了,大家也會將遊戲的發售日期放到其他的時間,就如同電影一樣,兩部大片除非想要分個高下,要不然在沒有提前公佈的情況下,大多數都會錯開檔期,比如推遲一週,或者兩週再上映。
可天河網路的這一款遊戲,實在是太讓人大跌眼鏡了,互動式電影遊戲這種型別就不說了,上億人民幣的投資也不是沒有先河,比如同樣是天河網路旗下的qd當初的暴雨就是這個規模的投資。
雖然對方的實力的確要強一點,但憑什麼國產的團隊就不能夠拿到這個投資,就不能夠做了?
可關鍵在於qd的暴雨是基於全球市場推出的遊戲,而潛伏這款遊戲則是純粹的國內市場。
抗日諜戰,外加解放戰爭,這種題材除了影視文學方面,幾乎就沒有遊戲製作者們想過要做這種題材的。
一方面是太過於敏感,另一方面就是玩家真的會喜歡麼?
選擇這種題材的遊戲,其他的不說,國外的渠道就已經可以拋棄了。
而且這種題材型別的遊戲,做成類似使命召喚那樣的fps遊戲,又或者是戰錘40k、魔獸爭霸那樣的rts遊戲不行麼?
竟然做互動式電影遊戲,這種最小眾,同時也最容易被雲影片通關的遊戲,這簡直不就是鬧了麼?
儘管遊戲還處於宣傳階段,甚至連預購都沒有開啟,但無數業內人士,包括一些二三流的遊戲媒體都是表示不看好。
甚至有的遊戲媒體還起了一些吸引人眼球的文章。
比如什麼‘天河網路就此跌落神壇’等等之類容易引戰的話題。
這絕對不是主流玩家喜歡的遊戲,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一時之間有人表示期待、擔憂跟幸災樂禍。
…………
而人還在美國的楚河跟ea以及育碧方面進行詳細的討論之後,三方已經有一個傾向了,三方共同出資成立一個獨立的公司,其中天河網路佔30的股份,而ea與育碧兩家各佔25,剩餘的20股份則是分出去的蛋糕。
想要將平臺做好,他們吃肉的同時也得要分出去一些湯才行,當然主要的投票權都是攥在他們三家手中的。
確定好合作的意向後,剩下具體談判的事情,比如說成立後的公司,職務以及運營等等,楚河都並不干預了。
雖然是打算打造一個新的遊戲平臺,但天河網路以及ea還有育碧的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完全不是epic這些遊戲平臺能夠相比的。
為什麼epic平臺被玩家罵成了傻子?
不是因為他們做平臺跟蒸汽平臺競爭,畢竟另一個同樣是競爭平臺的gog有被罵成傻子麼?
並沒有。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epic為了自家平臺的遊戲庫,以及使用者,花費大量的金錢將遊戲廠商挖過去,導致蒸汽平臺普通玩家的體驗受到了損害,再加上水軍推手的功勞,導致如今的epic惹得一身騷。
如果說epic不這樣做的話,實際上對於普通的玩家而言,多一個平臺跟他們有啥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