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質量效應仙女座失敗,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遊戲模式的改革,再加上狗尾續貂的劇情。
拋開質量效應外,實際上整個劇情仙女座跟前面的神作三部曲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而星戰2的失敗,更多的也是因為後期的運營。
從遊戲本身上來說的話,星戰2跟仙女座都並不是那麼的難看,只是戰略上的失敗而已。
可聖歌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就如同大部分玩家吐槽的一樣。
劇情以及玩法內容太少,最佳化沒有做好,甚至場景載入的低記憶體系統,都根本沒有做。
這不是遊戲設計上的問題,而是遊戲完成度的問題。
天知道這樣的品質,ea的qa部門跟運營、營銷部門究竟是怎麼判斷評估這是一個已經能夠上線的版本了。
這一方面的原因,再加上財報上的虧損跟戰略,ea已經決定好對運營、出版還有營銷這幾個部門開刀了。
甚至多個國家的分公司,ea也已經決定要關停了。
…………
ea總部,威爾遜跟布朗初步確定了,需要關停跟裁員的範圍。
威爾遜吸了口氣:“不管怎樣,我們該試探試探天河網路的口風,先鋒、貝萊德、富達還有羅根這幾家我已經溝透過了,對於我的提議他們也非常感興趣,如果天河網路願意的話,他們會從手中拿出一部分的股份出手給天河網路,這可以讓他們成為目前ea第五大的股東。”
“但就如同查爾斯說的一樣,我們對於天河網路真的並沒有多少的吸引力。”布朗朝威爾遜說道。
論賺錢的話,ea完全沒有天河網路能夠賺錢;論發行渠道,天河網路根本就沒有踏入這其中的意思,只是發行的話,只要天河網路傳出話,不說‘自己人’的育碧,動視暴雪、索尼娛樂、微軟遊戲非常樂意幫天河網路一把。
ip的話,天河網路旗下各種熱門的遊戲,都沒有推出系列的意思;
仔細想一想的話,ea好像真的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吸引的了天河網路啊。
“關係網路,以及技術提供,雙贏的一個局面。”威爾遜看著布朗說道。
雖然看起來天河網路各個方面都能夠比肩ea,但是在全球範圍的關係網路上面,天河網路還是很缺乏的。
甚至很多的工作室,天河網路有錢都不一定能夠買的到。
而ea顯然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點。
當然最主要的一點,那就是在威爾遜看來天河網路真的沒什麼野心。
如果是一般的企業,有那麼成功的起點,早就大刀闊斧的邁步前進了,然後上市募資更快的發展企業。
但天河網路卻沒有一點點的動靜,不爭,自己慢慢做遊戲。
這讓很多資本都無可奈何。
要是天河網路不對外融資,還朝著各個行業邁進,甚至抵押貸款。
那各種各樣的壓力,能直接把你的頭都給打歪。
但天河網路卻不這樣,就是安安靜靜的做遊戲,然後做著做著就做到如今的地位了。
如同v社一樣,一家不缺現金的企業。
喜歡遊戲開發設計師請大家收藏:()遊戲開發設計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