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神隕落,新神上位,這種事情在其它傳統的行業或許很難見到,但在遊戲行業裡面太正常不過了。
有可能僅僅只需要幾個大專案的方向錯誤,並且沒有獲得成功,那一個龐然大物就可能轟然倒塌,就如同作死活活把自己給弄沒了的thq。
有可能僅僅只是因為一款成功的遊戲積累到了足夠的資本,就從此一發沖天不可收拾,如同當年的天河網路。
即便作為遊戲界目前老大哥的ea,連續的失敗也會讓其損失慘重,甚至從一線老大哥,變成三線小老弟。
一方面是自身老牌的系列遊戲,沒有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功。
戰地、極品飛車,真實賽車,雖然銷量不錯,但卻達不到ea的預期。
首先戰地系列跟主要競爭對手動視的d,打了無數次擂臺,然後每次都是被打的一頭包。
而自家的極品飛車跟真實賽車,則是陷入了一個迴圈怪圈,年年出但是銷量與口碑卻一直在下降,反觀微軟的極限競速系列後來居上,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除了自家最後的遮羞布,fifa跟冰球等體育遊戲系列,也就只有模擬人生這些老ip表現不俗了。
至於新ip的開疆擴土,前兩年的龍騰世紀倒是表現不俗,雖然沒有大爆,但是作為一個系列而言,龍騰世紀倒也達到了ea的預期。
但後面的質量效應仙女座,真的是把ea血都給坑出來了。
如今已經進入宣傳,並且等著發行的星球大戰前線2,可以說ea是報以眾望。
可一款成功的遊戲,對於現在的ea而言實在有一點不夠看了。
所以在得知天河網路有新遊戲計劃之後,ea就立刻衝上門來了。
雖然ea跟天河網路的關係非常不錯,雙方從第一款遊戲到如今已經合作過無數次了,看起來只要ea不是故意給出苛刻的條件,基本上天河網路不會考慮選擇其它家。
但商業競爭上的事情,誰又能說的那麼絕對呢?
要知道天河網路的遊戲,經過了這麼多次的市場驗證,可以說稍微有點發行能力的發行商,都是趨之若鶩的,即便是大家都不看好的互動式電影遊戲都能夠盈利。
而新的這個不知名的遊戲,很明顯是天河網路直系的作品,而不是旗下工作室的產品。
再加上天河網路秘密的從ea家挖走了兩員大將,以及對thq的兩個拍賣工作室進行報價收購,更是可以推測出天河網路絕對是要搞個大事情。
甚至這將會是一款跟荒野大鏢客一樣的遊戲,到時候一如既往的登上索尼與微軟的雙平臺,光是天河網路的名頭,這一款遊戲就值三百萬的銷量。
如果如同荒野大鏢客那樣的優秀,那麼這款遊戲的銷量絕對不會低於千萬,這是任何一個遊戲廠商都不會拒絕的。
一些二線的發行廠商,天河網路肯定是不會考慮的,只會去考慮如索尼互動娛樂、世嘉、se、育碧、ea、動視這些,這些發行廠商對於天河網路的遊戲可以說是垂涎欲滴了,其中尤其是索尼互動娛樂跟動視,出手可以說是非常的闊綽。
尤其是動視,大概是跟ea磕上了,自從動視由其ceo波比蒂克聯合asaciip投資財團從維旺迪手裡贖身後,動視對於遊戲發行領域上的動作比起以往要大的多了。
當然其中動視有百分之五的份額在企鵝的手裡面,並且asaciip企鵝也有超過20的份額。
從前年開始,動視在遊戲發行商的投資,已經達到ea四分之三了,尤其是在關鍵的專案比如使命召喚,魔獸世界,動視比起ea在戰地跟荒野大鏢客上的投資成本都要花費的多。
更關鍵的是在第三方專案上,動視比ea而言要少很多。
缺少王牌的第三方專案,這就是動視目前面臨的境遇。
如育碧、貝塞斯達,卡普空等等一線的遊戲大廠,毫無疑問自家產的遊戲肯定是自家發行。
這種情況下如天河網路這樣沒有踏足遊戲發行圈子的第三方遊戲廠商,毫無疑問是所有人共同追逐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