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信被楊錦那意味不明的一笑弄得莫名其妙,同時心裡也忍不住警覺起來。想著之前的情形。他和李長歌在追一隻狐狸,然後李蘅的侍女來假傳訊息。若只是李蘅便也罷了,但咸陽公主明顯有備而來,之前派遣出去的侍女明顯只是個幌子,只是為了給自己出現在這裡先跟武信打個招呼罷了。而楊微和楊錦為何出現在這裡,就有些奇怪了。雖然也可能只是恰好碰上了,但楊錦和楊微是那麼隨和的人嗎?即便是恰好碰上了,他們會給李蘅和咸陽公主面子嗎?武信雖然猜不出他們要幹什麼,但想必不是什麼好事。
咸陽公主雖然被楊錦警告了一番,但對李長歌仍舊賊心不死。她覺得只要自己不強迫李長歌,那楊錦自然也就無話可說了,她決定用自己的魅力和手段來征服李長歌。
咸陽公主不是一個自負的人,但也不是一個毫無城府之人,而且身為帝女,身份地位擺在那裡,該有的傲氣還是要有的。她從小到大,除了武慧兒,還沒栽過什麼跟頭。對武慧兒,她實在是羨慕嫉妒恨,而且還很不解,這樣一個沒城府脾氣又壞,還貪財好色的小小女子,為何會深得阿爺和阿孃的喜歡,她完全搞不明白。她對武慧兒出了羨慕嫉妒就是羨慕嫉妒,還有些看不上眼,至於欽佩,那是一點也沒有。不過據說這李長歌對武慧兒也是甚好的,也不知看上了武慧兒什麼,那張臉嗎?還是她的身份地位?論臉的話,咸陽公主確實自愧不如,若論身份的話,她倒勉強跟武慧兒能打個平手。她位分高,武慧兒又陛下庇護,地位重。如此想來想去,咸陽公主心中還是有些意難平,明明自己才是正經的帝女,阿爺就算是因為阿孃愛屋及烏,也該多多庇護她和李煦李冒才是,卻為何對她冷冷淡淡,倒是對武慧兒如珠似寶,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咸陽公主將自己腦子裡關於武慧兒的一些雜亂想法給清除掉,然後繼續想辦法勾搭李長歌。不過李長歌性子看著頗為頗為謹慎沉穩,只怕不容易上鉤。咸陽公主幽怨地看了一眼武信:要不是武信和武慧兒太無情,何至於她堂堂帝女想要一個樂師還要如此費盡心機,實在是折辱身份。希望李長歌確實有幾分本事,否則若是她費心費力弄來個中看不中用的伶人,還不叫人笑話死了。
武信正跟楊錦四目相對,眼角餘光暼到咸陽公主目光裡的幽怨,忍不住皺眉問道:“殿下為何這般看我?”
咸陽公主還沒說什麼,昭武縣主李蘅噗呲一聲笑了。咸陽公主神色微微有些難堪地看了她一眼。昭武縣主笑道:“抱歉,殿下,我實在忍不住。信然哥哥說話實在是太直白了,一點面子都不給殿下留。不過我也想知道,殿下這般看信然哥哥是要做什麼?”
雖然咸陽公主從未在人前表達過對武信的興趣,不過昭武縣主可不管這些,只要她覺得意圖勾搭武信的,都一律自動歸入敵人的陣營裡。再說了,咸陽公主也不是吃吃素的,萬一她要勾搭李長歌是假,心裡其實想的事武信呢!畢竟比起李長歌,武信可是要有價值多了,咸陽公主這種見利忘義的小人,臨時變卦什麼太正常了。
咸陽公主被武信擠兌的尷尬還沒解除,又見昭武縣主過來落井下石,心裡不覺有些氣悶,沒好氣道:“我怎麼看信然,何時需要像昭武縣主交代了?”
武信沒想到咸陽公主和李蘅會掐起來,不過他也不介意,兩個人掐起來更好,免得一個一個都把主意打到他頭上來,他樂得沒人打擾,正好跟楊微兄弟兩個一起看戲。
楊錦見武信挑起咸陽公主和昭武縣主之間的爭端後便沉默地躲在一旁看著兩個皇家閨貴女為他爭論不休,不由面露欽佩之色,舉起酒杯像武信揚了揚笑道:“信然兄好本事。”
武信不自豪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舉杯回敬了楊錦牙一杯,笑道:“過獎了。”
咸陽公主也意識到武信是有意要勾起李蘅對她的不滿,心裡對武信鄙夷更甚,放棄了跟李蘅的口舌之爭,轉過頭來瞪著武通道:“武信你小子真是越來越無恥了,連我和昭武也來算計。”
武信笑了笑道:“彼此彼此。殿下和縣主若是不算計我,我如今還在林子裡追那隻紅狐狸呢!說不定已經追上了,那狐狸生得倒是好看,九娘想必喜歡,我本來打算獵來給她做生辰禮的。”
咸陽公主一時語塞。李蘅則根本不計較武信對她的利用和算計,只要武信喜歡,這種無傷大雅的算計,她並不放在心上,也願意配合他演戲。
武信沒再看咸陽公主,而是看著楊微問道:“你們兩個又是為了什麼而在這裡?”
楊微似笑非笑看了昭武縣主一眼,然後笑道:“沒什麼奇怪的,這裡本就是阿錦準備的帷帳,至於咸陽殿下和縣主,我也不知他們為何會在這裡,還有信然兄你為何會出現我也全然不知。我只是過來休息休息。”
武信看向楊錦。楊錦笑了笑,道:“這裡確實是我準備的。路上遇著縣主,見她似乎有些累了,便邀她過來坐坐。”
武信哦了一聲,微微點頭,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瞭然一笑道:“我知道了。然後呢?縣主叫我過來究竟何事?還有咸陽殿下,你找我又有何事?既然都碰上了,那就一併說了吧。”
咸陽公主被武信這副正好省事的態度氣得半死,瞪這武信看了半晌才氣結道:“就你這處世態度,我看你跟韋家四娘合離之事,坊間的傳言真是一點都沒偏頗。”
武信挑了挑眉,笑道:“殿下這是氣糊塗了,還是又在哪裡聽了什麼謠言。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還值得殿下如此牽腸掛肚,有個機會就拿出來說道說道。殿下若是覺得韋家四娘很好,不如我找人去跟韋家表弟說說,將她許給蜀王或是齊王殿下,殿下意下如何?免得別人說我們生性涼薄人走茶涼,姑母一死,就絲毫不顧及親戚情分,毫不關心兩位殿下的事情。”
喜歡長安少年謠請大家收藏:()長安少年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