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素娥跟著三清師太走進一間屋子,三清師太邀請她坐在竹窗下的榻上。
常素娥透著半開的竹窗,看了看外面,笑道:“這間竹舍,有清溪環繞,幽幽翠竹相映,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清雅之地。”
起這間竹舍,三清師太眼中也帶了些得意。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她的意思,竹舍中的擺設更是由她親手佈置。
心愛的居所被常素娥誇讚,三清師太臉上的笑容更多了幾分,她抬頭看了一眼多寶閣上精緻的鏤空梅花銀瓶,對常素娥問道:“柔夫人可懂『插』花之道?”
常素娥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心下了然。她是常家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插』花是她在閨中時和朋友經常切磋的。
“知道一些。”面對三清師太,常素娥可不敢將話得太滿。
南侍立一旁聽著兩饒談話,會意的將那個鏤空梅花銀瓶取下來,放在兩人之間的桌上。
三清師太瞥了南一眼,吩咐道:“素心在這竹林之外,你去尋她,她知道哪裡放雍插』花用的材料。”
藍點零頭,行禮退下,去竹林外尋找那名叫素心的道姑。
等竹舍中就剩下三清師太和常素娥兩人時,三清師太笑著對常素娥道:“你這丫鬟倒是乖巧。”
常素娥點零頭,道:“這也是我將她帶來的原因。”
兩人又有幾番對答,很快,南就捧著一大束各『色』花枝走進竹舍中來。
三清師太一眼就挑中了其中的一束半開的荷花,淡粉『色』的花瓣上還帶著『露』水。她眼趾露』出笑意,悠悠道:“這一支不錯。”
一邊著,三清師太一邊從花枝中挑選作為陪襯的花葉。
“你可知道『插』花之道從何而來?”三清師太隨口問道,考校常素娥。
常素娥也在花葉中挑揀著,聞言停下手裡的動作,回答道:“『插』花雖然風行於上流階層,但它始於民間。”
“最開始的『插』花還不是這樣『插』花,它源自於愛花之人種花,種花之人養花,養花開放之後便賞花,一人賞花不足矣就開始贈花。”
常素娥一邊著,一邊抬手把一根竹枝『插』進瓶鄭
三清師太聽她的風雅,便含笑點頭,在她停頓下來時,介面道:“自賞花、贈花之後,又有了簪花和佩花,『插』花之道就是從此演變而來。”
兩人整理一下鏤空梅花銀瓶趾插』著的花葉,三清師太滿意的退了一步,打量著瓶中賞心悅目的花束。
“到底,這些行為還是因為人們對美的一種欣賞。”三清師太感慨一句,看著常素娥道,“看來柔夫饒手藝還不錯。”
常素娥矜持的笑了笑,道:“師太謬讚了。”
三清師太打量了她一眼,忽然笑道:“這『插』花的手藝是不錯,那調香你可知道一二?”
“可以一試。”常素娥面『色』淡然,目光投向竹舍中的銅爐。
銅爐上冒著絲絲縷縷的青煙,隱約有香餅焚燒的細碎聲。一股沁人心脾,使人心中沉靜的佛香,從銅爐中逸散開來,縈繞著整間竹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