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郊外
黎明時分。
晨光微熹,蕭寒站在廢棄工廠的中央,腳下是碎裂的混凝土,四周散落著鏽蝕的金屬殘骸。
他的超級大腦仍在高速運轉,剛剛吸收的龐大知識體系正在被整合,最佳化。
現在,他需要實踐。
“知識只是理論,真正的力量在於應用。”蕭寒目光掃過四周。
他得先製造簡易實驗室,不需要高科技裝置,因為他自己就是最精密的儀器。
他的雙眼微微泛紅,兩道纖細的熱視線射出,精準切割地面上的廢棄金屬。
鐵鏽在高溫下蒸發,只留下純淨的鋼塊。
他伸手一抓,生物力場包裹住熔融的金屬,像捏橡皮泥一樣將其塑造成實驗臺,支架和基礎工具。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極寒氣流在實驗臺表面凝結出一層接近絕對零度的冰晶薄膜。
“這樣就能模擬低溫超導環境了。”
託尼斯塔克的方舟反應堆依賴鈀元素,但蕭寒已經推演出更優解。
他閉上眼睛,調整聽覺頻率,捕捉地殼深處的振動。
幾秒後,他鎖定了一處地下礦脈。
“鈾-238,但不夠純淨……等等,那裡有釷元素。”
他雙腿微曲,瞬間突破音障,消失在天際。
0.3秒後,他站在一片荒蕪的沙漠中,單手插入地面。
轟!
地殼被撕裂,他直接從數百米深的地層中抓出一塊未經提煉的礦石。
他的雙眼再次亮起,高溫等離子束精準剝離雜質,只留下幾克純淨的釷-232。
“比鈽更穩定,半衰期更長,能量輸出更高。”
回到廢棄工廠,他將釷晶體嵌入自制的反應堆框架中。
超級視力調整磁場約束結構,確保等離子體穩定執行。
嗡!
淡藍色的光芒在反應堆核心亮起,能量讀數直線上升。
“成功了。”
蕭寒嘴角微揚,“輸出效率是斯塔克版本的2.7倍。”
瓦坎達的振金在市面上太過稀有,他需要一種可量化的替代材料。
他回憶著振金的原子結構,嘗試用現有元素復現其吸能特性。
“碳奈米管骨架,摻雜稀土元素,再以高頻振動重新排列晶格……”
他雙手虛按,生物力場精確操控著微小級材料組合。
很快,一塊暗銀色的金屬薄片在他掌心成型。
他拾起一塊廢棄鋼板,砸向新材料。
鐺!
鋼板扭曲變形,而銀色薄片紋絲不動,甚至連劃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