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的時候,老人把家裡地址告訴了她們,並和何明橙交換了電話號碼,熱情的說歡迎她們去家裡做客,並約好第二天還是這個時間見面。
第二天,曾嫻帶上了特意包的小餛飩。
老人接過那一大盒餛飩開心極了:“我最喜歡吃紫菜蝦米煮餛飩,可惜,我們家曾教授忙,一個月也難得包一次。”
曾嫻就立馬道:“您要喜歡,以後每週我給您包。”
老人就笑眯眯點頭。
何明橙就問:“奶奶,您先生姓曾呀,跟我媽媽是本家啊。”
老人也恍然大悟:“對哦,是本家哦。哎呀,還真是緣分。”
老人一本正經就在頭天那片草地上就要開始教學。
曾嫻有些不好意思,何明橙就大大方方道:“奶奶您先教我,下次讓我媽媽去您家拜訪您再教她,她臉皮薄。”
老人笑著點頭,就拿了昨天和她一起唱過的《十八相送》逐詞逐句的跟她示範細節的婉轉承接。
何明橙喜歡戲曲曲調的清麗婉轉唱詞的文雅詩意。
但她真的從沒想過,有一天她會得大師指點,小小的專攻下唱戲。
這樣的體驗很好。
人生貴在各種嘗試體驗。
當天晚上,何明橙接到了老人家兒子曾教授的電話。
曾教授聽聲音就是位嚴謹儒雅的紳士,他在電話裡問好自報家門,說自己叫曾頤盛,是唐玉女士的兒子,非常感謝她們對他母親的陪伴照顧,想邀請她們第二天去他家吃個便飯。
何明橙半天才反應過來,是老奶奶家曾教授。
然後又恍然大悟,原來奶奶姓唐,叫唐玉啊。
曾教授在電話裡親切囑咐:“如果上午你們不忙,早點過來吧。”
他話還沒說完,電話被老人接過:“囡囡明天咱們不去散步了,你和媽媽早點過來,我們一起做點好吃的,一起唱唱戲,好麼?”
何明橙立馬應了。
她晚上查了查學校的網站,曾頤盛是物理系的博士導師,很有成果很出名的樣子,有自己獨立的實驗室。
查了查唐玉,只查到民國名媛,出身蘇南富戶唐家,後嫁同為蘇南的大家曾家,遷居臺灣。
嗯,果系名家啊。
第二天,曾嫻一大早起來,做了兩種糕點,小小的核桃酥和銀絲捲。
一個烤,一個蒸。
何明橙接完煒煒悅悅電話跑完步,兩種糕點都香噴噴出爐。
何明橙捏了一塊:“這玩意就是要趁熱吃。”
曾嫻就嘆息:“帶過去熱熱也不錯。你快洗澡。”
何明橙轉身去洗澡的時候,她看大曾嫻用一個盤子在裝糕點。
她心裡一動,特意在房內等了等,就聽到曾嫻開門的聲音。
她暗暗嘆了口氣,進浴室洗澡。
曾教授家離何明橙她們住的房子並不遠,就隔了一個街區,走路也就十來分鐘。
何明橙帶了一支顧野帶曾嫻在森林酒莊買的酒,買了一束大大的玫瑰,然後加上曾嫻做的一大盒糕點,母女倆開心的走路過去。
曾教授家是一棟獨立的別墅,前面有寬敞的草地後面有大大的院子。
開門的就是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