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朱懷的公正之言,朱元璋的心裡總算有了些許安慰。
同時,這位開國皇帝也很清楚,眼前青年言談不俗又見解非凡,天下間的百姓絕不會都能有這般才能,能遇到此人,已是生平之慰了。
回想著先前的種種言論,朱元璋笑意不變,心中卻是漸漸凝重起來。
望著狼藉的杯盤,就好像心中大明官場一般混亂,令他有種觸景生情的煩躁之感,想起將要面對的鉅貪之案,不禁感慨出聲。
“哎,如此說來,聖上也是極為不易啊,若真的有眾多官員貪腐,難不成要將所有貪官都砍頭嗎?”
“要真是如此,百姓們又會如何看待聖上,恐怕都會認為當今聖上暴虐成性,是個弒殺的昏君吧。”
話說到這裡,李善長已然徹底沒了聲音。
聖上言明但講無妨不假,可那是對眼前的青年而言,所謂不知者不罪,他身為朝中重臣,豈敢評議天子,而且還是當面,除非是不想混了!
有眼色地悄聲斟酒,堂堂國公完全化身賬房先生,代入感十足,要是有朝中官員看到這一幕,眼珠子都得掉出來!
靜聽著老爹的吐槽,朱懷也未取笑,反倒贊同點頭,酒也喝到了七八分,閒聊不差這一半句。
“爹,咱們大明的皇帝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人人都羨慕聖上,真到了那種位子,才能明白舉步維艱的道理,所謂高處不勝寒就是如此。”
朱元璋感慨點頭附和。
“這話不假!”
那模樣看起來頗有心得,就好像當過皇帝一樣。
朱懷哭笑不得,顯然老爹是喝飄了,但也好過那種皇帝金扁擔的無知見解,起碼能聊得來,算是個好的開端。
接過話頭,就將心中所想說得乾乾淨淨!
“依我看來,聖上的行事作風上常年如一,對於貪官汙吏深惡痛絕,此案若是定論,無論有多少官員,定然都會被砍頭!”
“待到將來,百姓們也絕不會誤會聖上,只會對認為聖上是明君!”
聽聞異議,朱元璋好奇再起。
“百姓們當真會這般想?何以見得.....?”
朱懷無比自信地點頭應聲!
“必會如此!”
“爹,你想想看,聖上要是真的殺了所有貪官,那便是為了百姓們除害啊,就算尋常百姓目不識丁,好壞總是分得清的!”
“那些貪官汙吏,就好比啃食莊稼的害蟲,人人恨不得滅之而後快,聖上做出如此好事,怎麼會不人人拍手稱快!”
“真到了那一日,我朱懷定第一個為聖上的大義之舉叫好!”
這話一響起,朱元璋的心念也通達了不少,隱憂消散小半,當即端起酒杯輕碰!
“說得是!”
“貪官汙吏都該殺!咱要是見到貪官伏法,定要高聲叫好,當浮一大白!”
兩人輕碰酒杯一飲而盡,父子之情好像愈發濃厚,李善長在一旁看得冷汗直冒,心中直呼異數!
或許是和親爹一見如故,也可能是今日吐槽實在舒坦。
一想到將來貪官伏法,身為底層百姓的朱懷真有種痛快溢位心間,對於那位遙不可及的大明天子心生敬佩。
有這樣一位明君,還有簽到系統傍身,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放下酒杯出言,不覺豪情頓生!
“爹,咱們活在洪武年間,著實是一大幸事,將來的日子定會越來越好!”
“當今天子出身貧寒,說是布衣天子也不為過,曾乞討過活,也曾出家為僧,從一個飯碗白手起家,最懂咱們窮苦人的難處,也是最關心百姓的好皇帝!”
“若非聖上一統天下,我等百姓還出於元朝暴政之下,餓殍遍地,易子相食者數不勝數,難敢想望如今的安穩日子?”
“我雖然是個尋常百姓,卻也粗讀過幾本史書,但無論秦皇漢武,甚至堯舜禹湯,在我心裡都比不上這位布衣天子!”
“您知道,這是為何?!”
見到朱懷目露崇敬,口出真情之言,朱元璋的心竟難得地加速跳動起來,下意識地問話而出。
“為何......?”